國內的一級民用飛機制造商只有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商飛兩家。2022年這兩家企業共交付民用飛機694架,較2021年增加了103架。
按照垃圾填埋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填埋量的40%,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焚燒量的30%,垃圾綜合處理廠產生的滲濾液占垃圾綜合處理量的35%,對近年全國滲濾液產生量進行測算,可測算得2022年我國垃圾滲濾液總體產生量約為1.21億噸,同比增長6.16%。2022年垃圾滲濾液處理量為5638.2萬噸
如今,電線電纜行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第二大配套產業,規模更是達萬億以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166億元,同比增長9.1%。
受下游行業周期輪動影響,2021年我國畜牧機械行業營收規模較2020年出現小幅下滑,為271.87億元,2022年隨著下游養殖行業景氣度的恢復,行業營收規模開始回升。
USDA數據顯示,2023年年阿拉比卡種系咖啡前五大產地依次為巴西、哥倫比亞、洪都拉斯、秘魯及危地馬拉,2023年度全球阿拉比卡咖啡產量為9731.5萬袋,同比增速為10.73%。羅布斯塔與阿拉比卡咖啡不同,羅布斯塔“大小年”趨勢并不明顯,且近幾年產量占比呈現逐步擴張趨勢、市場關注度逐步提升。
自2017年以來,我國攪拌設備出口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出口數量為141.42萬臺,出口金額達到1.71億美元。
2023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3.8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123258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占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的41.17%,利潤總額12,648億元,同比增長5.7%。軟件和信息技術服
我國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改革開放后,海洋漁業持續快速發展,海水養殖業迅速崛起,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水養殖業。我國海洋漁業受政策和資源雙重因素影響,產值整體保持增長態勢,截止到2022年我國海洋漁業總產值達6661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值2277億元,海洋養殖產值4384億元。
2017-2022年我國風機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中國風機產量為4586.55萬臺,同比2022年上升了3.01%。
目前全球性衛星導航系統有4個: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和中國的北斗系統。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007億元,同比增長6.76%。
2022年中國第三代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111.79億元,同比增長39.2%,2018年到2022年復合增長率為43%,增長速度驚人。其中2022年氮化鎵(GaN)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62.58億元,碳化硅(SiC)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43.45億元,其他化合物半導體為5.76億元。
2020-2022年新冠疫情對民航運輸生產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性遠超預期,2022年民用航空貨郵運輸量下降至607.6萬噸,同比2021年下降1.70%。2023年,國內民用航空貨郵運輸量為735.4萬噸,同比增長21.0%。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焙烤食品行業市場股規模約為6286.9億元,同比增長7.4%。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印刷市場之一,因此油墨需求巨大。隨著經濟不斷增長和包裝、印刷領域的不斷創新,油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油墨行業產量約為88萬噸,需求量約為85.93萬噸。
2021-2022年煤炭、金屬等價格的持續上漲,帶來下游擴產意愿的持續提升,刺激礦山機械需求的增長,2022年中國礦山機械產量增長至725.66萬噸。國內礦山機械行業市場化競爭較為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
隨著我國工業領域自動化、武器裝備現代化、農業產業科技化、家庭生活智能化的持續推進,智能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領域逐漸興起,而微特電機作為各領域支撐產品,以及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執行元件和動力元件,行業規模也隨之增長。2022年我國微特電機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851.2億元,同比增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