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作為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其發展歷史悠久,涵蓋了泵、閥、管道等眾多產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環保等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流體控制設備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傳感器、電子等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以及對流體的物理、化學等狀態和參數精準控制需求的提升,精密流體控制設備行業逐漸成為流體控制設備行業的一個新興專業領域,其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2016-2023年中國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從130.3億元增長至372.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6.17%,2024年市場規模增長至452.2億元左右,同比上升9.10%。
一、定義及分類
流體控制設備,是指通過運動算法與結構設計,實現對包括工業膠水在內的多種液體的精準控制,從而進行點膠、噴涂、灌膠等多種工藝加工。目前,流體控制設備分類方式有很多,根據應用領域分類,可分為工業流體控制設備、醫療流體控制設備、環境流體控制設備等;根據功能分類,可以分為流量控制設備、壓力控制設備、溫度控制設備、液位控制設備等;根據工作原理,可以分為閥門、泵類、傳感器、管道系統等。
流體控制設備分類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主管部門為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國家交通部、國家核安全局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管理規章制度;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審批和制定行業標準體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針對部分設備生產設定許可方式和許可程序;國家能源局、國家交通部和國家核安全局根據產業下游行業的具體應用領域分別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行業自律性組織為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按專業下設有泵、風機、壓縮機、閥門、氣體分離設備、氣體凈化設備、真空設備、冷卻設備、分離機械、干燥設備、減變速機及能量回收裝備等12個專業分會。該協會的宗旨是以推動我國通用機械制造業發展為己任,發揮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通用機械行業及會員單位的發展提供各項服務;反映行業及會員單位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協助政府做好行業工作;規范行規行約,維護行業及會員單位的利益和合法權益。
2、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為推動流體控制設備行業發展,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2022年1月發布的《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中,提出在管線建設改造、設備安裝及分區計量系統建設中,積極推廣采用先進的流量計量設備、閥門、水壓水質監測設備和數據采集與傳輸裝置,逐步實現供水管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2024年3月發布的《關于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以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質量管控等環節改造為重點,推動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增材制造裝備、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裝備、智能物流裝備、傳感與檢測裝備等通用智能制造裝備更新。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產品的設計、制造、檢測等環節都需要高度的技術支持。對于新進入的企業來說,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技術研發,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也在不斷創新,使得技術壁壘日益凸顯。因此,技術成為新進入者難以逾越的障礙。
2、資金壁壘
流體控制設備的生產需要裝備先進的制造設備和檢測設備,這些設備的購置和安裝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為了保持技術領先和市場競爭力,企業需要不斷投入研發資金,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這要求企業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以支持長期的研發投入。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有足夠的運營資金來支持日常的生產運營、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活動。因此,對于新進入者來說,流體控制設備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
3、市場準入壁壘
流體控制設備行業有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企業需要通過相關的標準認證,才能在市場上銷售。這些標準認證對產品的性能、質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產品的測試和認證,以滿足這些標準認證的要求。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保護本地企業,還會設置一些地方性的市場準入壁壘,如限制外地企業的進入、提高準入標準等。這些壁壘增加了新進入者的成本和風險,限制了市場的競爭活力。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從產業鏈來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機械零部件、系統集成等,上游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供應能力直接影響到流體控制設備制造商的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中游是指流體控制設備生產制造;下游是指流體控制設備行業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半導體、儲能與動力電池、光伏、3C電子等,這些領域的需求決定了流體控制設備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方向。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9年,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致力于部品研發、流體應用、智能平臺的裝備及系統制造商。歷經多年發展和技術積累,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發、運動算法和整機結構設計的一體化技術平臺,依托一體化技術平臺,公司的智能制造裝備已在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交付速度等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已與包括全球科技行業頭部客戶及產業鏈EMS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深度的合作關系,幫助其在點膠、涂覆、等離子清洗和組裝等多個環節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產。2024年受消費電子行業市場回暖以及公司迭代產品性能和競爭力提升的影響,公司2024年上半年智能流體控制設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04%至1.48億元。
(2)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專注于高端精密自動化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工藝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主要產品為錫膏印刷設備、點膠設備、封裝設備和柔性自動化設備。其中,點膠設備主要應用于電子裝聯環節的點膠工序,通過將膠水噴射在PCB板或者元器件上,實現電子元器件與PCB板的固定、粘合、包封及填充,具有防水、防塵、防震、保護等作用,為電子裝聯的基礎生產工序之一,對產品的品質、壽命等具有重要影響。2024年上半年公司點膠設備實現營業收入4789.72萬元,同比增長72.04%,主要系技術的沉淀、產品的升級增強了點膠設備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充分發揮在電子裝聯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及客戶協同效應,市場占有率得到穩步提升。
五、行業現狀
中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作為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其發展歷史悠久,涵蓋了泵、閥、管道等眾多產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環保等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流體控制設備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傳感器、電子等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以及對流體的物理、化學等狀態和參數精準控制需求的提升,精密流體控制設備行業逐漸成為流體控制設備行業的一個新興專業領域,其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2016-2023年中國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從130.3億元增長至372.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6.17%。估計2024年市場規模增長至452.2億元左右,同比上升9.10%。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人口紅利遞減以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帶來市場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確立了制造業大國地位,然而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具有勞動密集、資源消耗大、自主創新能力低、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偏低等特征。同時,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退,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因此,面對制造業大而不強、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的局面,通過推行智能制造,實現機器換人、提升生產效率及節約勞動力成本,成為應對新常態,實現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由之路,經濟結構的轉型將為流體控制設備提供良好的市場機遇。
(2)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
202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提出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以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新模式應用推廣和先行區建設為引領,帶動關鍵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充分釋放制造業設備更新改造需求,做實做硬機械行業穩定增長的底座。在政策的支持下,將為流體控制設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清晰的行業發展導向。
(3)下游行業的增長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光伏、電子信息制造業等市場的快速發展,為流體控制設備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從應用領域細分市場的角度來看,消費電子市場雖然起步較早,競爭激烈,但目前已逐漸展現出穩定的發展態勢。而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則為流體控制設備在動力電池領域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這種下游行業的高增長態勢,為流體控制設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推動。
2、不利因素
(1)國內廠商整體實力仍顯不足
目前,我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內的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品牌知名度低、抗風險能力相對薄弱,且在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加工工藝、制作精度等方面與國外知名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流體模型經驗的積累、研發人員的引進或培養等,都需要大量資金和人才支出,單個企業難以單獨承擔上述支出,會在一定程度延緩行業整體發展。
(2)行業優秀人才缺乏
流體控制設備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較大。行業從業人員既需要具備自身行業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儲備,又需要對下游領域的生產制造、技術迭代、需求變動和發展趨勢具有獨到見解。但由于我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起步較晚,相關人才培養和激勵制度尚不完善,人才儲備較行業整體發展需求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行業整體快速高質量發展。
(3)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
國內流體控制設備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進口的核心零部件,如減速器、高精度傳感器等。這些零部件往往由國外知名廠商生產,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由于這些零部件在性能、質量以及可靠性方面具有較高的標準,國內企業往往難以自主生產,導致在成本、供應鏈以及技術更新等方面受到限制。
七、競爭格局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流體控制設備行業技術門檻較高,且國外企業布局時間較早,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市場認可度較高、客戶黏性強,在半導體、醫療等高端領域占據主要市場。目前,國內行業內相關企業主要包括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軸心自控技術有限公司、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普流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通過持續創新技術和完善產業鏈,有望逐步實現高端領域的國產替代。
八、發展趨勢
核心零部件由于在機械設計、材料生產和加工精度方面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涉及流體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學、電磁學等多門類、交叉性的綜合學科,故在理論設計和生產加工均具有較高技術壁壘。因此,目前在流體控制設備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比例較低。未來隨著下游客戶產能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對于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將呈現巨大的國產替代需求。
隨著微電子、半導體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流體控制設備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需要使用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對特殊氣體進行精確控制,以確保芯片制造的質量。此外,在3C電子產品的制造中,也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流體控制設備進行點膠、涂覆等操作。因此,未來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將為行業新的增長點。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流體控制設備行業也開始注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企業開始采用更環保的材料和工藝來制造流體控制設備,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同時,企業也開始關注設備的能效和節能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