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5G 標準凍結推進多種物聯網場景落地。物聯網終端場景呈現分布廣、功能復雜多樣的特點。針對這一特點,根據5G 愿景白皮書,5G 定義了eMBB、uRLLC、mMTC 三大典型應用場景,并在原有4G 寬帶業務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在峰值速率、連接密度、端到端時延等諸多指標方面實現了超越。
2020 年7 月,5G R16 標準凍結,針對中低速領域的NB-IoT 標準被納入其中、Cat 1 加速取代2G/3G,至此實現了5G 全速率業務標準的制定。其中,NB-IoT、Cat1 等技術多應用于智能抄表、智能路燈、智能穿戴設備等超低速/中低速業務場景;4G/5G 可應用于視頻監控、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要求實時性的高速業務場景。
物聯網產業鏈日趨成熟,上游模組價格下降&下游應用涌現推動物聯網產業繁榮。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物聯網產業鏈日趨成熟。產業鏈上游,中低速率領域國產芯片加速替代,使得2G/3G/NB-IoT 等模組價格實現大幅下降,高速率領域芯片邊際成本隨著出貨量的增加而降低,預計5G 模組價格也將有所降低。產業鏈下游,應用逐漸豐富,比如共享經濟中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無人機、機器人等工業物聯網應用,食品溯源、農田灌溉等農業應用,車輛跟蹤、智能駕駛等車聯網應用,下游應用的不斷涌現極大程度上推動了物聯網產業的繁榮。
下游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全互聯PC 等領域或將爆發。
智能網聯汽車方面,隨著5G R16 標準凍結, 5G-V2X 技術也將逐步落地,此外政策端助力+車聯網商業化應用測試開啟,加速5G 車聯網應用落地。
智能家居方面,2021 年5 月,統一的智能家居標準Matter 協議發布,緊接著的6 月,華為發布鴻蒙操作系統并宣傳其物聯網生態,目前多數合作伙伴仍集中于智能家居領域。智能可穿戴設備方面,商業消費級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消費IoT 的典型應用,率先實現了發展,而未來由于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專業醫療級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有較大發展空間。全互聯PC 方面,受持續的疫情影響,居家辦公、線上學習等需求較大,通信模組滲透率有望提升。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隨著5G 通信網絡建設的不斷推進,下游部分物聯網應用得以率先落地,這又增加了對上游傳感器、無線通信模組、物聯網終端等硬件的需求。因此,建議關注通信模組相關標的移遠通信(603236,未評級)、廣和通(300638,未評級),物聯網終端相關標的移為通信(300590,未評級),還有物聯網終端及應用相關標的高新興(300098,未評級)。
風險提示
5G 建設低于預期、物聯網行業發展低于預期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通信及設備領域主要企業經營分析,中國5G6G通信行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空間測算,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投資機會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