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不約而同地將“學區房”納入重點整治范圍。
除廣州外,各地也都陸續發文,全方位、多渠道圍堵“學區房”炒作亂象。3月3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相關文件明確,房企和地產中介不得明示或暗示購房者購買商品房可以簽約入讀、劃片入讀中小學;4月16日,廈門多個部門印發《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將“利用學區房等概念炒作,哄抬房價”等行為列入重點整治范圍;5月19日,成都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相關通知,明確5—6月將在全市開展學區房等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
強調打擊學位房名義炒作房價,彰顯了樓市調控更多的關注民生保障與房住不炒的融合,也彰顯了未來學位房政策的變化方向就是房子要與學位逐漸的剝離。
嚴禁學區房炒作的同時,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相繼出臺了多校劃片、分配名額等一系列措施。
2021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市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為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3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則上都能拿到市優質高中分配下來的名額,最大限度保證學校之間的平等。
2021年4月,北京西城區、海淀區、東城區等分別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相關實施辦法,再次明確對特定時間節點后購房家庭的子女入學執行多校劃片政策。
其中西城區規定,自2020年7月31日后法定監護人在本區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家庭,適齡兒童申請入小學時,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東城區規定,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為2018年12月31日后取得的家庭,將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在東城區內多校劃片安排入學。
由于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稀缺性的,優質教育資源背后的附屬物學區房在過剩的流動性環境下,容易形成漲價預期。為落實“房住不炒”,要打破學區房背后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確定性。預計后續仍會通過推廣多校劃片、限制學區房的入學名額(比如6年1個名額等)、公民同招等方式,來降低學區房的確定性。


2025-2031年中國寧波房地產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寧波房地產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共十五章,包含2020-2024年房地產行業融資分析,寧波房地產市場趨勢分析,2020-2024年房地產政策法規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