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螺螄粉再次登上熱搜。當天,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揭牌,這是中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計劃每屆培養學生約500名。
值得一提的是,袋裝螺螄粉在2018年賣出了2840萬件,擊敗烤冷面、熱干面、搟面皮等名小吃,成為最受歡迎的美食。
中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
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5月28日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據了解,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由政府、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及行業企業三方共同組建,擬開設7個特色專業,包含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螺螄粉方向)、連鎖經營管理(螺螄粉方向)、電子商務(螺螄粉方向)等,學生畢業經企業考核后安排或推薦到企業就業。
此外,三方還將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及培訓教材、打造師資團隊,聯合進行訂單班及現代學徒制培養,共建技術研發應用中心、實踐培訓基地、螺螄粉大數據技術服務中心,共同開展螺螄粉文化建設等。
據中共柳州市委副書記梁旭輝介紹,2015年螺螄粉產業產值約5億元(人民幣,下同),2019年螺螄粉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30億元,其中袋裝螺螄粉產值超6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25萬個。
2015&2019年螺螄粉產業產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2018年我國預包裝螺螄粉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螺螄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出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品牌結構體系建設有待完善;產品創新能力較弱,中高端人才匱乏;生產自動化程度低,關鍵技術相對落后等。因此,螺螄粉產業需要更多技術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支持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
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表示,螺螄粉產業學院開設的相關專業,與螺螄粉行業現在緊缺的人才相匹配。2020年袋裝螺螄粉產值將突破100億元,當產值進入到200億、300億時,需要更多人才支撐。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多所高校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據,創建了如小龍蝦學院、臍橙學院、熱干面研究院等,為地方特色經濟培養產業鏈的各類人才。
螺螄粉出口井噴
今年疫情期間,包括螺螄粉在內的速食食品獲海內外食客追捧。數據顯示,1至4月,柳州海關監管出口螺螄粉10批次,出口額達31.1萬美元,較去年全年增長了141.68%。
“受疫情影響,螺螄粉海外銷量出現井噴。”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顏晶晶表示,該公司3至4月,共出口螺螄粉6批次、近20萬袋至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5月將出口4批次共23萬袋。
海外銷量激增的不僅這一家,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廣西全匯食品有限公司等螺螄粉企業今年海外訂單不斷。“4月出口2批螺螄粉,5月將出口4批。”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外貿主管陳梓豪介紹,目前該公司海外訂單已排至7月份。
那么疫情過后,螺螄粉出口能否持續景氣?
顏晶晶看好未來的螺螄粉出口。“疫情期間,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疫情防控向好后,訂單仍持續暴增,電商平臺依舊采取40天預售模式。”顏晶晶介紹,該公司海外訂單已排至7月份,受產能限制,很多海外訂單只能拒絕。“這段時間我們產品在海外站穩腳跟,疫情過后銷量不會下降”。
陳梓豪也有著同樣的看法。“除了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我們還將出口至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陳梓豪說,英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也在接洽中,“疫情期間銷量增加,提高了螺螄粉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相信疫情過后還會保持增長勢頭”。
已成為柳州的城市名片
螺螄粉爆紅背后,離不開柳州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步走向規模化的螺螄粉產業,也為柳州當地帶來了新百億產業的希望。
從2015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初成規模時起,柳州市政府就成了當地螺螄粉產業發展的最大助力器。2015年,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如今,柳州螺螄粉已正式成為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意味著,今后“柳州螺螄粉”只能在柳州轄區生產,對維護柳州螺螄粉產品的品質、聲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柳州市開始建設一個功能完善、上下游產業齊全螺螄粉產業園,并從工業旅游角度將其打造成為4A級景區。同時,柳州市政府還開始加強螺螄粉的對外宣傳:定期舉辦螺螄粉比賽,發起螺螄粉保護協會,把約定俗成的螺螄粉配方在紙面上定了型。
為控制螺螄粉產業中投機取巧和假冒偽劣的情況,柳州市還出臺了專門的地方標準文件來規范螺螄粉的生產。
據中國新聞周刊,柳州市商務局商貿與流通業發展科副科長趙嬉林表示,“自2016年1月發布了《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后,柳州市就開始對螺螄粉企業進行持續監管和整頓,不達標的全部關停整改。”趙嬉林稱,柳州螺螄粉已經是柳州市的一張城市名片,必須要保證食品標準和質量安全,“不允許個別企業影響產業口碑的情況發生”。


2025-2031年中國螺螄粉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螺螄粉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螺螄粉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螺螄粉行業發展趨勢展望分析,2025-2031年中國螺螄粉行業投資風險分析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