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我國保健品市場迅速崛起,而作為生產保健品必備的保健品原料也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據統計,2024年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規模達1300.0億元,同比增長9.93%,其中,維生素及礦物質約占30%,植物提取物約占25%,氨基酸及蛋白質約占20%,益生菌約占15%,未來,隨著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保健品市場對高品質、高標準的保健品原料需求日益增長,為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上市企業:新和成(002001)、安迪蘇(600299)、華恒生物(688639)、科拓生物(300858)、金達威(002626)、星湖科技(600866)、仙樂健康(300791)、萊茵生物(002166)、華北制藥(600812)、晨光生物(300138)、廣濟藥業(000952)、振華股份(603067)、康隆生物(872213.NQ)、無錫晶海(836547)、天新藥業(603235)、東北制藥(000597)、阜豐集團(00546.HK)、蔚藍生物(603739)、天然谷(833760.NQ)、梅花生物(600873)、浙江醫藥(600216)、花園生物(300401)、兄弟科技(002562)、圣達生物(603079)
關鍵詞:保健品原料制造市場政策、保健品原料制造產業鏈、保健品原料制造市場規模、保健品原料制造競爭格局、保健品原料制造發展趨勢
一、概述
保健品原料制造是指將天然或合成的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生產出用于制造保健品的各種原材料的過程。保健品原料是保健品發揮特定保健功能的基礎,其質量和安全性直接關系到保健品的質量和效果。按原料來源不同,保健品原料可以分為天然原料、合成原料和半合成原料;按功能成分不同,保健品原料可以分為維生素類原料、礦物質類原料、氨基酸類原料、功能性脂肪酸類原料、植物提取物類原料、益生菌類原料和其他類原料。
二、市場政策
我國高度重視保健品行業發展,相繼發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 》、《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保健食品原料人參 西洋參 靈芝備案產品技術要求》、《關于實施公共安全標準化筑底工程的指導意見》、《食品加工用遺傳修飾微生物安全性評價申報材料要求(試行)》、《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2024年版)(征求意見稿)》、《在產在售“無有效期和無產品技術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換證審查要點》、《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勵和規范行業發展,為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產業鏈
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上游主要包括中藥材種植、植物種植、深海魚類養殖、蜜蜂養殖、基礎化工原料、生物技術原料等行業;行業中游為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下游為需求市場,主要面向保健品市場,保健品生產企業將保健品原料進行配方設計、加工成型,生產出各種類型的保健品,如片劑、膠囊、口服液、粉劑等,其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特點,研發不同功效和劑型的保健品。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更多人愿意投資于保健品來維持和改善健康狀況,從傳統滋補品到現代膳食補充劑等各類保健品需求日益豐富,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群體對改善記憶力、增強免疫力、保護心血管健康等針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需求日益旺盛,龐大的市場需求帶動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不斷擴容,據統計,2024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4142.0億元,同比增長2.7%,下游市場持續繁榮為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發展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四、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我國保健品市場迅速崛起,而作為生產保健品必備的保健品原料也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據統計,2024年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規模達1300.0億元,同比增長9.93%,其中,維生素及礦物質約占30%,植物提取物約占25%,氨基酸及蛋白質約占20%,益生菌約占15%,未來,隨著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保健品市場對高品質、高標準的保健品原料需求日益增長,為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五、競爭格局
1、整體格局
由于我國保健品原料產品種類較多,因此,我國保健品原料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既有布局多賽道的企業也有專注于單一細分市場的企業,如:東北制藥、振華股份、安迪蘇、天新藥業、廣濟藥業、圣達生物等企業深耕維生素賽道;梅花生物、無錫晶海、華恒生物、佳禾生物、石家莊冀榮等企業專攻氨基酸賽道;晨光生物、萊茵生物、康恩貝、康隆生物、綠之健、嘉禾生物、天然谷、華康生物、岳達生物、紅星藥業、歐康醫藥、慧科植物、綠蔓生物、甙元植物、林森生物等企業專攻植物提取物賽道;拓生物、錦旗生物、微康生物、一然生物、景岳生物等企業專攻益生菌賽道;華恒生物、新和成、兄弟科技等企業深耕維生素、氨基酸等眾多細分賽道;金達威、華北制藥等企業深耕維生素、輔酶Q10等眾多細分賽道;浙江醫藥深耕維生素和植物提取物等眾多細分賽道;花園生物深耕維生素、羊毛脂膽固醇等細分賽道。各企業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共同推動保健品原料制造產業繁榮。
2、行業內代表企業分析
(1)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浙江醫藥已經形成了脂溶性維生素,類維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抗耐藥抗生素等系列產品的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公司主導產品合成維生素E、維生素A、β-胡蘿卜素、斑蝥黃素、鹽酸萬古霉素及替考拉寧等產品產量居國際國內前列,公司制劑產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來可信)、注射用替考拉寧(加立信)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2024年浙江醫藥營業總收入達93.75億元,其中,維生素及類維生素系列業務收入46.9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50.09%。
(2)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梅花集團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核心,以氨基酸為主業的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歷經20多年的發展,梅花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氨基酸營養解決方案提供商。集團總部及研發中心設于河北廊坊,于中國黃金玉米帶建有內蒙古通遼,新疆五家渠,吉林白城三大生產基地。2024年梅花生物營業總收入共計完成250.7億元,其中,動物營養氨基酸占58.33%,食品味覺性狀優化產品占31.69%,人類醫用氨基酸占1.90%。
六、發展趨勢
未來,隨著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營養補充,對具有特定功能如美容養顏、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等的保健品原料需求增加,且更加關注原料的安全性、天然性和有機性,同時,隨著精準營養概念的興起,根據個體差異定制的個性化保健品原料也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此外,國際保健品市場對高品質原料需求增長,中國企業憑借成本優勢、技術提升以及豐富的原料資源,將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增加出口量,同時,企業也會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六章,包含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策略分析,新常態下我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機制及戰略趨向,中國保健品原料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研究結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