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下降的149市來自23個省份。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共有14個,中部地區有47個,西部地區有55個,東北有33個。
人口下降各地區省份數量
資料來源:第七次人口普查、智研咨詢整理
近十年,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而在一些城市、區域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相應的有相當多的區域人口外流。人口減少市比較多的是東北、中部及西部的甘肅、四川等地。
其中,人口下降的149市來自23個省份。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共有14個,占下降城市總數的9.4%;中部地區有47個,占31.54%;西部地區有55個,占36.91%;東北有33個,占22.15%。
各地區人口下降占比
資料來源:第七次人口普查、智研咨詢整理
分省份來看,149市所屬省份主要來自東北、中部地區和西北的陜西、甘肅,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有一部分地區如東北、山西等,工業化和城鎮化比較早,人口出生率比較低,加上 能源重化產業比重較大,但近年來能源重化產業下行壓力較大,不少地方人口外流,因此人口下降的地市較多。
山西作為能源大省,人口減少的市也比較多。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為3491.56萬人,與2010年六普的3571.21萬人相比,十年間減少79.65萬人,減少2.23%。
山西省常住人口數量
資料來源:人口普查、智研咨詢整理
山西之外,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人口下降面也比較大。比如,安徽16市中,有10個市下降,湖南和湖北(不計入省直轄的縣級市和林區)各有8個,河南和江西各6個。
統計中,有4個省份的所有地市都實現了人口增長,分別是東部的浙江、海南和西部的貴州、西藏。
浙江是東部幾個經濟大省中唯一一個實現所有地市十年來人口都增長的省份。這與浙江區域經濟發展較為均衡有關。2020年,浙江所有地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如果擴展到其他省份來看,一些增長面比較大、僅個別地市人口下降的省份,如山東、福建、新疆、廣西等省份,原因也較為類似,要么與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流入較多有關,要么與本身出生率較高有關。
從人口流入的方向來看,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地成為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區。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有8個南方省份十年增量超過了300萬人,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廣西、貴州、四川和重慶,合計增加了5696萬人,占全國增量的79%。其中,東南沿海5省份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和上海增量合計達4443.58萬人,占全國增量的61.7%。
不過,廣東的區域發展差距大,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經濟發達的珠三角,不僅吸引了大量的省外人口流入,也吸引了省內粵東西北大量人口流入。因此,盡管粵東西北一直以來出生率都比較高,但廣東還有6個城市人口減少。這也說明珠三角的人口吸引力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