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為對外承包工程注入強大動力。從1979 年改革開放至2013 年“一帶一路”戰略提出,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經歷了:對外援建、嚴格的個案審批、規范性審批、改革開放出海、加入WTO 加速出海、走出去戰略加速落地共6 個發展階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輝煌成就。2013 年最高管理層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范圍涉及60 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總人口的2/3,經濟規模占全球GDP 的1/3,為海外工程行業注入新的強大動力。2013-2017年對外工程承包新簽訂單復合增速達11.5%,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
2018 年國際形勢變化及2020 年疫情爆發對國際工程造成重大沖擊。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政治經濟形勢日趨復雜,中國海外工程新簽合同出現多年來首次下滑,同比下降8.8%。2019 年對外新簽訂單略有恢復,但2020 年全球疫情爆發,對國際工程行業又造成新的重大沖擊。中國企業克服疫情困難,在2020年-2021 年新簽海外工程訂單維持在2600 億美元左右。營業收入則因為疫情執行受到阻礙,2020 年完成對外工程承包收入較2019 年下滑10%,2021 年繼續小幅下降1%。
當前海外工程行業仍在艱難復蘇。由于全球疫情流行仍在高位,同時對很多國家和地區經濟造成沖擊,雖海外多國逐步放松管控,但目前看海外工程行業仍在艱難復蘇,存在波折,當前新簽訂單及營收水平均未回到歷史同期高點。2022 年1-8 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1289.8 億美元,同比下滑7.2%,較1-7月跌幅收窄0.5 個pct;實現營業收入932 億美元,同比增長1.0%,較1-7 月放緩2.6 個pct。
“一帶一路”國家貢獻訂單占我國對外承包的半壁江山。2022 年1-9 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額767 億美元,同比下滑5.1%,較1-8 月跌幅收窄0.7 個pct;實現營業收入573.3 億美元,同比下滑7.2%,較1-8 月跌幅擴大2.2 個pct。“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同額占我國對外工程總合同額的52.2%,收入占比為53.6%。
海外經營環境有望繼續改善,龍頭經營開始加速恢復。隨著海外疫情管控措施放松,部分延后的投資需求有望釋放,海外工程新簽訂單有望增長,企業在手已簽約未生效訂單有望加快生效,項目執行也有望逐步恢復。部分龍頭企業訂單生效及執行已經明顯加快。以國際工程龍頭中工國際為例,公司2022 年上半年生效訂單已達11.57 億美元,較去年全年增長近100%,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長84%。
關注后續“一帶一路”政策可能變化及重要外交事件催化。隨著中美關系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國也需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和走出去力度,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實現國內、國外雙循環。“一帶一路”作為最高管理層提出的戰略,未來有望得到繼續重視,政策有望在對外保險額度、對外項目融資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行業在疫后加快復蘇。基建工程是中國強項,具備全球競爭優勢,預計將是走出去,擴大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參考此前,我國曾在2017 年5 月及2019 年4 月先后舉辦兩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如后續再次加大力度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有望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或其他重要外交活動,有望顯著提振國際工程板塊信心,帶來估值催化。
投資建議:重點關注海外業務占比高的央國企及民營龍頭。國際工程公司海外業務占比高,2020 年疫情爆發后,海外業務受到影響大,如海外逐步復蘇,國內支持政策加碼,則業績彈性相對更高,建議重點關注國企中的北方國際(2021 年海外收入占比55%,后同)、中工國際(32%)、中材國際(37%)、中鋼國際(15%),以及民營龍頭上海港灣(74%)。此外建筑央企是我國“一帶一路”
走出去的主力軍,建議重點關注中國交建(14%)、中國電建(15%)、中國能建(14%),中國化學(20%)、中國建筑(5%)、中國中鐵(5%)、中國鐵建(5%)、中國中冶(4%)等。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反復風險,對外政策不及預期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風險等。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何亞軒/程龍戈/廖文強/楊濤


2025-2031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七章,包含建筑裝修材料細分市場分析,建筑裝飾行業投資風險與投資建議,建筑裝飾行業標桿企業經營情況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