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研團隊成功發現摩擦電的微觀工作原理,有助于確定摩擦電移動時產生的電荷量,在提高“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工作效率、解決半導體因摩擦電引起的問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團隊推導出可以預測摩擦電電荷運動方向的“摩擦電因數”公式,并利用該公式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摩擦電熱理論模型。摩擦電系數由“塞貝克系數”(即由溫差引起的電壓)和材料特性(如溫和性、比熱和熱導率)組成,并首次提出名稱為“摩擦電功率”的物理量,可以預測摩擦電產生的電壓差大小。
科研團隊表示,這個發現有助于解決靜電問題。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研究》上。
注: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