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理財產品的分類
理財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金融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現行金融理財產品的分類,收益水平,發展趨勢以及作者個人的想法和政策建議。
一般根據本金與收益是否保證將金融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金融理財行業用戶規模
當前,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金融理財行業也實現了從傳統經營模式向互聯網經營模式的轉變,當今,像余額寶、微信金融、理財通等一大批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在國內的金融理財行業占據著主要的市場。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金融理財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疫情加深了用戶對理性消費、財務管理、風險防控的思考,隨著支行理財場景的線上化發展,“零接觸"金融服務需求增強,在線金融行業正在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2020年12月,中國金融理財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10371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1457萬人;支付結算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8133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7050萬人;網上銀行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5618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0439萬人;股票交易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800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871萬人;綜合理財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689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658萬人;保險服務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5149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79萬人。
2019-2020年中國金融理財及細分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MAU≥5000萬)
資料來源:QuestMobile、智研咨詢整理
伴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等在我國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線下金融服務場景向線上轉移,促進了支付結算和網上銀行APP的發展。
2020年12月中國金融理財行業支付寶APP活躍用戶規模76982萬人,增長14.5%;其次是中國建設銀行,APP活躍用戶規模9365萬人,增長26.2%;第三是中國工商銀行,APP活躍用戶規模9151萬人,增長41.8%。
2019-2020年中國金融理財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TOP10
資料來源:QuestMobile、智研咨詢整理
商務、旅游、出行仍是銀行機構拓展潛在客戶的適宜場景。2020年12月中國酒店服務活躍滲透率1.1%,活躍滲透率TGI為141;電子郵件活躍滲透率12.8%,活躍滲透率TGI為138;火車服務活躍滲透率11.7%,活躍滲透率TGI為136,酒店服務、電子郵件及火車服務活躍滲透率TGI位于前三。
2020年12月中國網上銀行APP用戶行業偏好
資料來源:QuestMobile、智研咨詢整理
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方向
在金融領域中,互聯網的興起對銀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相比于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在經營思維和營銷模式上都占著很大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從用戶角度出發,使用戶能夠每天直觀地看到投資收益,完全不用像傳統的銀行理財業務那樣,等到一定期限才能看到收益。互聯網理財方式也比較靈活方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直接將所理財的資產放在平臺中,而且還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提取所投資的資金,而傳統的理財方式就缺少這種靈活方便的特點。同時,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針對所有的消費者,幾乎沒有任何門檻限制,改變了傳統的銀行理財方式相對煩瑣的弊端。互聯網和金融理財結合產生了互聯網金融理財,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金融理財行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我們要善于利用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優勢,在金融理財產品上也要大力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采取新的發展模式,改變傳統理財方式的弊端,為金融理財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
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金融理財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金融理財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1-2027年金融理財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金融理財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