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消息稱,奢侈品可能已經是不再值得投資的行業了,德國最富裕家族之一Reinmen萊曼家族在尋求出售最后一個奢侈品牌Bally的同時,正在將目光聚焦在化妝品和咖啡品牌的收購上。
除了萊曼家族,德國富豪Joh A. Benckiser Co. (JAB Holding Co.) 管理合伙人、主席Bart Becht 表示,過去幾年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咖啡品牌收購錄得了快速增長。同時作為美容巨頭、全球最大香水制造商科蒂集團主席的Bart Becht稱,未來的重點會放在咖啡和美容業務,公司收購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資金亦越來越多。
對此,穆迪高分析師Jeanine Arnold認為JAB結束奢侈品業務的決定合理,因為JAB Luxury GmbH并不能與集團其它業務如快消品一樣提供足夠的成本協同效益。
而過去一年,快消行業交易最活躍的板塊為美容板塊,聯合利華展現了擴大美容板塊的決心,該英/荷消費品集團在2017年底出售了人造黃油業務,68.25億歐元,約合80.3億美元的交易金額將為公司在今年準備更充足的“子彈”,繼續補充公司的美容和食品業務。
事實上,雖然此前奢侈品行業經歷了2013-2015年的“黑色三年”,但據近期意大利奢侈品聯合會發布的市場調研報告稱,2017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上漲了5%,營業額創下了1.2萬億歐元的新高。由此可見,奢侈品市場正在回暖。那為何還要說奢侈品市場已經不再值得投資了呢?
對此,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分析師唐小唐表示,目前全球富豪對奢侈品的消費已經意興闌珊,即使是中國,科技新貴和新興的富二代同樣不再以炫耀奢侈品為榮,科技產品和生活方式才是他們倡導的,“體育明星、說唱歌手以及年輕人還繼續熱衷于炫耀奢侈品,這亦是奢侈品行業集體高呼年輕化的真正原因。”
據德意志銀行此前在意大利咨詢公司Pambianco主辦的時尚奢侈品峰會Fashion & Luxury Summit上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奢侈品行業2017年總營收預計將達到2500億歐元。其中,千禧一代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客群,占奢侈品消費者總數的27%,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33%……
而面對著受眾群體的轉化,確實,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國際大牌最新的動作就是品牌年輕化,他們都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更加難以捉摸的千禧一代身上。
而蒂芙尼(Tiffany)的轉變便十分搶眼。許多人對Tiffany的最初認識,應該是那個綁著白色緞帶的TiffanyBlue藍小方盒,十分具有辨識度。而這個有著180年悠久歷史的美國高端珠寶公司開始打造嶄新形象,這個奢侈品牌為了拉攏年輕消費者,營造品牌生活方式,做出了許多新的嘗試和調整。
去年11月10日,蒂芙尼開了全球首家咖啡店,名為Blue Box Café ,位于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4樓,首日開業門外就大排長龍。此外,蒂芙尼還玩起了社交營銷,“買個毛線”,“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等話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
而電商平臺的巨大流量和年輕客群吸引著越來越多品牌重視這一渠道。近期,流量平臺微信在新版本中推出了官方精品店功能,消費者通過點擊微信發現中的搜一搜功能得知,輸入品牌名稱就可以獲得品牌官方精品店的推送。目前已開通精品店功能的品牌有Gucci古馳、Lancome蘭蔻、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NIKE耐克、Starbucks星巴克、Swarovski施華洛世奇、Tiffany蒂芙尼和ZARA等,涉及體育、時尚、奢侈品多個領域。
為了接觸更多的年輕人,奢侈品牌紛紛選擇年輕明星作為代言人或品牌大使,也有百年歷史的奢侈品牌突然選擇更“接地氣”的社交媒體紅人作為代言人,這樣的反差更顯現出奢侈品牌的擔憂。
而這一系列的現象背后,都在影射這些奢侈品大牌的艱難處境,為了讓品牌年輕化,奢侈品大牌不但要放下身段與電商合作,甚至還要改變自身的風格。和相比于奢侈品的“委屈求全”,化妝品、咖啡、食品等行業的現狀則好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