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公布了我國今年前7個月外貿數據。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3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其中,出口11.66萬億元,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3%;進口9.68萬億元,同比增長24.4%,比2019年同期增長21.4%;貿易順差1.98萬億元,同比增加24.8%。
據海關總署統計,我國外貿月度進出口已經連續保持14個月同比正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7個月進出口增速仍然達到22.3%。
談及進出口持續回穩向好,在各國“帶疫復工”、超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共同作用下,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回升。二季度,美國和歐盟經濟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3.2%,季度增速均創下有統計以來歷史新高。進口層面,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支撐進口需求增加,尤其是生產和消費需求回升較快。
基數效應逐步減弱
從單月來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5%,環比下降0.8%,比2019年同期增長18.8%。其中,出口1.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環比增長0.1%,比2019年同期增長18.9%;進口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1%,環比下降1.9%,比2019年同期增長18.7%;貿易順差3626.7億元,同比減少15.3%。
按美元計價,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508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1%,環比下降0.5%,比2019年同期增長27.3%。其中,出口2826.6億美元,同比增長19.3%,環比增長0.4%,比2019年同期增長27.5%;進口2260.8億美元,同比增長28.1%,環比下降1.6%,比2019年同期增長27.2%;貿易順差565.8億美元,同比減少6.3%。
2021年7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智研咨詢整理
按美元計價,7月,出口同比增長19%,進口同比增長30%,進口增速小幅低于預期值。按人民幣計價,7月單月出口同比增長8.1%,同樣也是今年以來,單月出口增速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
7月出口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因為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去年下半年,中國基本已經全部復工復產,出口提升導致基數抬高。另一方面,海運物流價格的不斷提升,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外貿企業可能存在“壓貨”現象,也會反映到出口上。
7月份,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當月出口絕對量為歷史同期第二高位。此外,人民幣高位運行,出口集裝箱供不應求,前期部分商品出口已然較多也是影響因素。
汽車出口金額翻番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6.88萬億元,增長25.5%,占出口總值的59%。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8792.8億元,增長14.2%;手機4852.1億元,增長15.6%;汽車(包括底盤)1140.8億元,增長102.5%。
2021年1-7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總額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智研咨詢整理
此外,乘聯會近日發布的上半年汽車出口情況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95萬輛,同比增長了118%。出口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仍然是乘用車的增長空間,尤其是在中東和非洲等國家的出口表現相對較強。
新冠疫情對國外汽車產業鏈沖擊較大,各國都出現“汽車芯片荒”。我國汽車制造企業提前布局應對,汽車產業鏈完整,且受疫情沖擊相對較小。“其實,我國汽車出口在全球市場份額較小,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出口訂單增加,反映在出口額同比增速上就比較明顯。”
近幾年我國汽車出口形勢良好,2019年整車出口122萬輛,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3%,只有106萬輛。2021年上半年,汽車整車出口量95萬輛,在去年同期低基數基礎上實現了翻番。而根據乘聯會預測,2021年全年汽車出口量有望超180萬輛。
此外,民營企業在我國進出口當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0.23萬億元,增長31%,占我外貿總值的47.9%,比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63萬億元,增長30.1%,占出口總值的56.8%;進口3.6萬億元,增長32.8%,占進口總值的37.2%。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共九章,包含對外貿易摩擦風險分析及對策,外貿行業環境風險分析,外貿行業信貸投資方向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