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增添前進動力,促進了全市經濟持續發展。重慶市稅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為例,重慶就新增減稅降費累計454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244.8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209.1億元,一批企業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
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送來“及時雨”
彭水縣康應農副產品加工廠(以下簡稱康應)是當地一家以制作白米粉為主要業務的企業,2009年創立以來,為全縣60余所學校食堂供應白米粉等農副產品。
“受疫情影響,我們今年停工了四個月,停工期間向廠家預付下半年原材料款約60萬元,還專程從湖北采購了成本較高的早稻米,加上每月十余名工人的基本工資約2萬余元,我們損失了約100余萬元。”該企業法人楊小康表示。
在走訪調研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彭水縣稅務局了解到康應的困難,立即梳理該企業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多次通過電話宣傳講解,一對一向企業法人代表發送稅收優惠電子宣傳單,視頻輔導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納稅申報。
“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給我們送來了‘及時雨’,企業享受疫情期間階段性降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優惠,大約實現稅款減免6萬余元,節省下來的稅款夠發幾個月工資了。”楊小康表示,企業走出疫情困境,一方面改造升級設備,全力提升校園食品安全;一方面在原有收購貧困戶自種農產品以及解決周邊貧困戶就業的基礎上“加碼”,集中更多力量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同樣享受到稅費紅利的還有彭水縣錢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錢仁食品),該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綠色健康食品采購和配送的企業,為縣域內各學校定向供應蔬菜、肉類等食品。
“今年受疫情影響,學生娃娃延遲開學,我們企業停工了四個月,每個月減收20余萬元,總共約減收了80多萬元,每個月還要支付兩萬余元工人工資,資金壓力一波接一波。”錢仁食品的法人代表錢學春感慨,在企業陷入資金困境的時候,減稅降費猶如雪中送炭,幫助企業保持了基本運轉。
據悉,錢仁食品自開業以來,一直享受蔬菜免征增值稅、鮮活肉蛋免稅和從事農林牧漁免征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2020年前三季度,企業享受稅費減免4萬余元。
巫溪老鷹茶“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近日,在重慶市“曬旅游精品·曬文創產品”雙曬活動中,巫溪縣縣長帶貨的一款被譽為“深山精靈”的老鷹茶首次“露臉”后,累計銷售5噸多,實現營業收入60多萬元。
此次“雙曬”活動中的老鷹茶,系巫溪縣同源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簡稱同源茶業公司)產品,公司法人趙長平表示,老鷹茶從“養在深閨無人識”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少不了稅收政策的引領和支持。
2006年,在外漂泊十年的趙長平回到巫溪接手了親戚創辦的老鷹茶小作坊。“當時公路沒有硬化,我辦理了個體戶稅務登記證,稅務所的同志每次騎著摩托車上門,給我講稅收政策,核定定額,身上的稅服都會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趙長平講道,“通過慢慢發展,我們開始到周邊鄉鎮的單位去推銷,生意越做越紅火。”
2013年,趙長平的小作坊發展為同源茶業公司。2016年公司與中華全國杭州茶葉研究院實行院企合作,對老鷹茶成分進行研究,首次提出將葉狀茶制作成顆粒茶。2016年6月,同源茶業公司的老鷹茶傳統制作技藝被重慶市政府納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老鷹茶入選“重慶好禮”。今年1-10月,同源茶業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0萬元,同比增長90%,累計減免各類稅收2萬多元。“可以這樣說,沒有稅收扶持,公司不可能做到這樣大,也不會獲得這些榮譽。”趙長平說。
2020年10月,同源茶葉公司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等級,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上架的前期審批,登上了重慶市天谷元鄉商貿有限公司旗下的電商平臺,讓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如果說稅收優惠政策助我發展壯大,合法納稅讓縣長成了我的‘推銷員’,那么納稅信用等級則讓我上了‘云端’。”趙長平笑著表示,從老鷹茶在電商平臺上架后,公司幾乎每天都能接到訂單,相信在政府大力幫扶和稅收優惠相伴下,老鷹茶這只深山“精靈”會越飛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