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坐上過山車的同時,被幣圈奉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可謂搶盡了風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比特幣于11月12日凌晨2時漲破15900美元,至下午18時再次漲破16000美元大關,刷新年內價格最高點。截至當日19時,比特幣最新報價15901美元。
近七日來,比特幣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上行,并在11月6日、11月9日、11月12日沖上價格高點,并于11月12日凌晨突破年內歷史新高,價格一度逼近16000美元。
此次比特幣的價格走向也帶動了虛擬代幣整體行情走高。跟比特幣保持統一趨勢,其他幣種也于近日出現上漲行情。其中,以太幣、瑞波幣、比特幣現金等虛擬代幣,均在近日保持整體增長趨勢。
“又一次錯失了比特幣大漲的機會。”價格沖上高位也再次帶動了比特幣的話題熱度。
此次比特幣價格上漲是何原因?能否再沖16000美元關口?又該警惕哪些風險?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短期消息面來看,有商業銀行與香港金融科技公司扶桑合作,將在以太坊區塊鏈網絡上發行30億美元的數字證券,據稱用戶可通過美元或者比特幣購買該債券,此消息或帶動了一波市場投資虛擬代幣的熱情,助推了比特幣、以太坊為主的主流虛擬代幣的上漲。這一短期上漲要素主要是從市場教育、輿論傳播的角度推動的。
另一個是以太坊ETF2.0的持續進展推動,有了較高的曝光率以及DCG灰度基金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大量購入,機構入場投資也成為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的最大原因之一,并整體帶動其他主流幣價格直線拉伸。
不過,需注意的是,盡管比特幣整體上漲,但價格一直呈現“過山車”模式。從近7日表現來看,1日內上漲1萬美元的案例有之,但1日內跌超1萬美元的情況也常見。另從近一年來看,盡管11月12日價格漲近16000美元,但僅在半年前,比特幣也曾上演過多次腰斬式暴跌,價格一度跌至4000美元。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比特幣價格波動幅度極大。
“此次以比特幣為首的市場價格普遍上揚還是短期消息推動。從交易量上來看,市場的熱度也較為活躍,因此價格的波動也會相對較大。消息落定后不乏會有一定回調的可能性。”劉峰進一步指出,虛擬代幣的價格上漲,也將帶動市場上的投機熱潮,甚至帶動投資者杠桿投機的舉動。因此投機泡沫下,投資者應需要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資產。
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避免被拉進各種聊天群、投資群等,掉進存在詐騙風險的“坑”,另一方面也要在投機熱潮中失保持理性,往往在價格牛市中更容易造成虧損,更有借杠桿血本無歸的案例,因此需要投資者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我國法律不保護投機炒幣行為。”
虛擬代幣炒作交易在國內屬于非法投資行為。多位業內人士也一致表示,一方面沒有明確的立法和政策定位,因無法可依,很多企業打著擦邊球辦事;此外公眾對于一些專家言論、技術言論等難以理解透徹,也使得詐騙行為有機可乘。因此,不建議普通消費者參與此類風險大于收益的投機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