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僅靠“南極人”三個字,上海人張玉祥的身家就超過了上百億。
“南極人”這個品牌似乎每時每刻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短短12年,南極人從一家以保暖內衣生產銷售為主的服裝企業,發展為包含內衣、母嬰、小家電等全品類的消費公司,營收和凈利不斷增長。
今年上半年,南極人實現營收16.26億元,歸母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11.51%。截至8月31日午間,南極電商的市值為462億元,其巔峰時期,市值一度超過600億。按照最新市值來算,張玉祥的持股身家約為11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百億市值的背后,沒有工廠,主要靠“南極人”三個字進行品牌授權。財報顯示,南極電商主營業務產品的毛利率高達94.04%,超過一向以高毛利著稱的茅臺酒。
此外,截至2019年年底,南極人共擁有員工646人,當年公司實現營收39.07億元,相當于人均貢獻營收603.7萬元。
從公務員到“下海創業” 請葛優、劉德華代言
1990年,抱著鐵飯碗做了5年公職人員的張玉祥開啟了“下海”之旅。他的第一站并非我們想象中的創業,或著說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都會說一句不值得。拿張玉祥本人的話來說,他是在上海第一百貨商場跟著一位商人做跟班。
憑借著良好的人際關系,10個月后張玉祥在上海第一百貨商場中擁有了第一個柜臺,從事服裝等產品的買賣,這一做就是8年,其原始積累也達到了3000萬元。
彼時,上海人俞兆林推出的保暖內衣在市場上名噪一時,席卷了整個服裝界。在服裝行業沉浸多年的張玉祥很快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于是開始效仿,創辦了南極人,當年市場銷售23萬套,銷量連年翻倍。
但是張玉祥并不滿足于此,他不斷思考如何以更快的方式贏得市場,發現了品牌廣告的作用。“如果想要用1-3年的時間走完別人10年的路,必須通過強勢廣告去宣傳自己的品牌。”
但是他所積累的3000萬資金遠遠不夠,于是他采取了借力之謀,通過四處游說,從各地的經銷商的預付款中籌集了3個億。
“南極人”品牌的不斷露出讓張玉祥的企業當年獲利65萬元,第二年實現4247%的增長率,利潤總額2826萬元,第三年實現31.98%的增長率,利潤總額達到3730萬元。南極人迅速在保暖內衣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保暖內衣快速發展之時,2001年,張玉祥以迅速之勢進軍羽絨服領域。當時他花費300多萬聘請知名設計師搞創新,提出“都市羽絨服”的理念,大力投入廣告宣傳,聘請葛優、徐帆代言,使得當年銷售額實現15個億。
嘗到甜頭的張玉祥真正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多年里,先后簽約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在央視等媒體砸下巨額廣告費用,將“南極人”三個字打出了全國知名度。
品牌授權成就百億帝國 產品質量被詬病
產品線的擴張讓南極人風光一時。伴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存貨積壓,訂單減少的南極人逐漸顯現出一系列危機,創始人張玉祥也壓力重重。經過思考后的張玉祥開始對南極人進行變革,關閉自營工廠,將品牌授權給合作工廠生產,同時開啟了“賣吊牌”的生意,授權經銷商銷售“南極人”品牌產品。
可以說,僅僅保留了“南極人”三個字,這也是南極人后來不斷發展壯大的“秘密”——品牌授權。實際上,張玉祥并不是第一個做品牌授權的人。早年間,內衣品牌恒源祥就開創了工廠聯合體模式,開始品牌授權業務。迪士尼更是品牌授權的鼻祖。
截至目前,不少企業都在加大品牌授權的力度,恒源祥、俞兆林、北極絨、紅豆都在這片“戰場”中競爭。
在互聯網電商的加持下,張玉祥將“南極人”這三個字所蘊含的產品不斷延伸,包含內衣、男裝、女裝、童裝、生活用品、保健用品等多領域。2019年南極人營業總收入達到39.07億元,其中關于品牌授權方面的營收為13億元左右,被業內戲稱為“賣吊牌一年收入13億”。
與此同時,公司合作“買商標”的廠商也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底,合作供應商總數為 1113 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 500 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 4513 家,授權店鋪 5800 家。
“當別人在賣產品的時候,我們賣品牌,當別人賣品牌的時候,我們賣服務。”張玉祥此前曾這樣表態。
可現實卻是,“賣吊牌”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南極人付出的代價則是品牌聲譽和產品質量的不穩定。在黑貓投訴上,有關于南極人“賣假貨”、“三無產品”、“質量差”的投訴;近年來,南極人多次被國家市場監督局點名,多款產品在抽查中顯示不合格。
比如,7月6日,商標為“南極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存在繩帶不合格的問題,商標授權人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5-2031年中國服裝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服裝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服裝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典型服裝企業商業模式案例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