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信息傳播的便捷,人們對健康和疾病預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同時,政府意識到疾病防控對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資金投入,使得疾病防控行業不斷發展。此外,生物技術、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進步,為疾病的早期診斷、病原體檢測、疫情預測等提供了更先進的手段,進一步提高了疾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近年來,我國疾病防控行業規模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20-2022年中央財政下撥疾控項目經費持續上漲,從175.26億元增長至203.8億元,2023年有所下降,但2024年又逐步恢復,同比上漲18.06%至208.81億元。
相關上市企業:復星醫藥(600196)、康泰生物(300601)、智飛生物(300122)、萬泰生物(603392)、華蘭生物(002007)、沃森生物(300142)、歐林生物(688319)、華大基因(300676)、藥明康德(603259)、三諾生物(300298)等。
相關企業:合肥科久盛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等。
關鍵詞:疾病防控、傳染病、發病數量、疫苗接種、市場規模
一、疾病防控行業相關概述
?疾病防控是公共衛生預防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針對疾病的病因和傳播途徑,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預防和控制,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有效的疾病防控能夠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它還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避免因疾病流行導致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動蕩。目前,疾病防控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流行病學監測、防疫宣傳、疫苗接種、疾病控制等。
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各種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的威脅日益嚴峻,因此,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為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疾病預防控制政策,如2023年12月發布的《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強化疾控機構核心職能。做強中國疾控中心,重點強化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應急、科學研究、教育培訓、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等職能。2024年5月發布的《關于印發全國疾病預防控制行動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強化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科技創新引領,發揮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和省級預防醫學科學院的科研骨干作用,鼓勵省、市級疾控機構開展應用性研究和科研轉化,促進基層疾控機構科學研究與應用實踐,重點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措施、核心技術、關鍵設備等科研攻關。
我國傳染病種類眾多,法定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三類,較高的傳染性和爆發性。其中,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播速度較快、影響范圍較大、具有較大社會危害性的疾病。因此,疾病需要嚴格的監測和報告制度,采取及時的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據統計,2020-2024年,我國法定傳染病發病數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23年是發病數量最高的一年,達到1870.51例,這是因為疫情后人民的身體素質下降,對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傳染病發病數量的上升。但在國家疾病防控工作持續努力下,2023年法定傳染病發病數量持續下降。2025年1-2月中國法定傳染病發病數量達到528.04例。
二、疾病防控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疾病防控行業上游是指原材料供應商和研發機構。原材料供應商為生產疾病防控相關產品的企業提供原材料,如化學物質、生物原料等。他們的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對中游生產商的產品質量有直接影響。研發機構主要專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技術的研發。他們的研發成果為整個疾病防控行業提供了創新動力。中游是指藥品、疫苗和診斷試劑等產品的生產,這些產品用于預防、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同時還包括醫療設備的生產,如醫用影像設備、手術器械、治療儀等。下游是指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診所等,他們使用中游生產商提供的藥品、疫苗、診斷試劑和醫療設備,為患者提供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服務。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疾病防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三、疾病防控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已建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且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相應的分支機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由政府舉辦的實施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事業單位。近年來,國家比較重視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量從2021年的3376個增長至2024年的3429個。隨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量的不斷增加,將有助于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為我國做好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信息傳播的便捷,人們對健康和疾病預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同時,政府意識到疾病防控對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資金投入,使得疾病防控行業不斷發展。此外,生物技術、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進步,為疾病的早期診斷、病原體檢測、疫情預測等提供了更先進的手段,進一步提高了疾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近年來,我國疾病防控行業規模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20-2022年中央財政下撥疾控項目經費持續上漲,從175.26億元增長至203.8億元,2023年有所下降,但2024年又逐步恢復,同比上漲18.06%至208.81億元。
四、疾病防控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疾病防控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市場上存在著多家具有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它們通過創新產品、提高服務質量等方式來爭奪市場份額。目前,行業內相關企業主要包括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制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并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制藥業務為本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三大業務:創新藥業務、成熟產品及制造業務以及疫苗業務。創新藥業務,聚焦腫瘤(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治療領域,重點強化抗體/ADC、細胞治療、小分子等核心技術平臺,打造開放式、全球化的創新研發體系,持續提升管線價值,推動重磅產品的研發及商業化;成熟產品及制造業務,以整合式發展為目標,聚焦差異化、高技術壁壘、高毛利產品研發,加大首仿、高難度復雜制劑及改良型新藥的比重,同時推動產線產能整合,持續降本增效;疫苗業務,已搭建以細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兩大技術平臺為核心的自主研發體系,未來將加速推進自研疫苗產品的上市進度,并通過合作開發進一步拓寬疫苗產品管線,提升疫苗產業化能力。2024年公司制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9.24億元,同比下降4.29%。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人用疫苗領域深耕30余年,已發展成為研發實力雄厚、產品布局豐富、產業規模領先、國際化進展顯著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具備病毒疫苗、細菌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結合疫苗、聯合疫苗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同時具備病毒載體、新型佐劑、核酸疫苗(mRNA等)等平臺技術的產品開發能力。公司產品種類涵蓋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其中免疫規劃疫苗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0.61億元,同比上漲144.07%;非免疫規劃疫苗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5.46億元,同比下降26.02%。
五、疾病防控行業發展趨勢
1、慢性病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慢性病管理市場是疾病防控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之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慢性病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是普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為制約健康預期壽命提高的重要因素。可見,慢性病管理需求較高。未來,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慢性病患者數量的增加,慢性病管理市場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此外,慢性病管理將更加注重全程管理和個性化服務,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早期篩查和干預等。
2、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未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疾病防控行業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大數據、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應用,不僅重構了疾病預防控制的技術架構,更在監測預警、資源調度、干預決策等關鍵環節實現效率躍升,推動防控體系向精準化、實時化、協同化方向全面升級。
3、“體衛融合”將成為未來疾病防控新趨勢
“體醫融合”側重于以運動治療疾病,“體衛融合”則是融入了通過運動預防疾病的概念。通過運動增強體質,能夠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控制一些慢性病的發病率,能給國家和個人多個層面帶來很大的益處。近年來,國家多次提出促進體育和醫療衛生行業的融合。如2024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體育部門支持農村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推廣全民健身,推進體衛融合、運動康養發展。在政策的作用下,體衛融合將得到快速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疾病防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疾病防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疾病防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重點地區疾病防控形勢分析,中國疾病防控機構建設發展建議,中國典型疾病防控機構運營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