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普通大蒜每斤平均價為2.25元,普通新蒜每斤平均價為1.05元。而在2019年6月1日,普通大蒜、新蒜每斤平均價分別為4.30元、2.90元。在前幾年,大蒜批發價曾一度高達10元/斤。
今年春節的漲價一度讓消費者擔心“蒜你狠”卷土重來,如今大家不必再擔心夏季時令菜譜“涼拌黃瓜”和“蒜蓉小龍蝦”缺少佐料(大蒜)了。
眼下又到新蒜上市季。中證君實地走訪發現,近一月來蒜價持續走低,目前部分市場的新蒜批發價每斤已跌破1元。
部分菜場里,新上市的大蒜憑低價儼然成了延攬顧客的招牌品種。
蒜價兩月跌70%
“新蒜1.58元,促銷了!”
在北京海淀區某生活超市,一位超市促銷員告訴中證君,眼下鮮蒜價格很便宜,比去年便宜多了。“又新鮮、又便宜,是全場最便宜的菜了!”
中證君近日在某商超拍攝的內景。大蒜價格為1.58元/斤。
中證君近日在某電商平臺購買的10斤精選干蒜,總價也才25.8元。不僅包郵,品質也不錯。
中證君6月2日查看京城“菜籃子”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發現,6月1日,普通大蒜每斤平均價為2.25元,普通新蒜每斤平均價為1.05元。
而在2019年6月1日,普通大蒜、新蒜每斤平均價分別為4.30元、2.90元。在前幾年,大蒜批發價曾一度高達10元/斤。
在大蒜主產地,當前蒜價更是低廉。
國際大蒜貿易網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蒜價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以山東金鄉地區5.5cm雜交紅蒜價格為例,3月31日報價為4.33元/斤,6月1日為1.13元/斤,兩月累計跌幅逾70%。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有"中國大蒜之鄉"的稱號。公開數據顯示,金鄉大蒜年均產量100萬噸左右,大蒜出口合格率在90%以上,出口量占全國的70%以上,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不過,當前大蒜價格也不算最低的,蒜價最低的時候賣到0.3元-0.4元一斤。
供應充裕 游資甩貨
國際大蒜貿易網聯合創始人路環環認為,本輪蒜價大跌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五月份新蒜集中上市,國內銷區采購逐漸以新蒜為主,低價新蒜的上市,沖擊了庫蒜的銷售市場;其次從庫蒜本身看,一是庫內蒜剩余量較大,供應端賣貨壓力凸顯,二是經過長時間的存儲,庫內蒜的質量較前期明顯降低,糖化、發芽、變軟等問題較多,庫蒜優勢被削弱。
卓創資訊分析師崔曉娜表示,供需關系是影響大蒜價格的根本原因,今年蒜價大跌主要是因為2020年夏收大蒜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據卓創資訊統計,2020年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及云南產地大蒜總產量875.1萬噸,較2019年660.7萬噸增加32.45%。
游資也一直是影響蒜市價格的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崔曉娜表示,2019年入庫大蒜不少存儲商采用了配資方式存貨,在4-5月份蒜價下跌過程中,配資方考慮到風險抽資催促存儲商賣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蒜價下滑。
蒜農如何應對
路環環建議,蒜農應理性把握大蒜銷售時機,有序出貨,切勿扎堆銷售,還需要學習通過電商、網絡、自建渠道等不同的形式直面市場和消費者。
國際大蒜貿易網分析師提醒,農戶自身要學會理性種植,不要盲目追求高價擴大種植規模,要通過市場調研謹慎行事;從政府農業部門處獲取生產和銷售數據,根據市場決定種植規模。
崔曉娜表示,有關部門在此方面也有作為空間。為避免大蒜價格暴跌損害蒜農收益,山東省濟寧金鄉縣等地政府采用價格保險的政策以減少農戶損失。此外也建議蒜農切勿高價年份大肆擴種,應根據自家土地合理規劃農作物種植,可以采用套種(大蒜+辣椒、玉米、棉花、花生等)或者輪作方式進行作物種植。


2025-2031年中國大蒜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大蒜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大蒜及加工業制品企業運營關鍵性財務指標分析,2025-2031年中國大蒜種植與加工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規避指引,2025-2031年中國大蒜種植與加工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