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媒體的報道,賣房似乎成了電商行業競爭的新領域。“6·18”前夕,京東上線“自營房產”業務,1000套北京全新房源在京東首發,京東零售CEO徐雷在直播間親自站臺。天貓此前也表示自5月21日起,全國超1萬套5-8折的特價房陸續上線天貓,新晉阿里聚劃算官方優選官劉濤直播首秀中半價賣房的熱度也尚未冷卻。
不同于一般的快消品銷售,房產交易單價高且決策周期長,因此電商平臺打出的“價格優惠”“特價房”等口號反復挑動著消費者的好奇心。實際上,電商賣房早在數年前便已開始,但行業一直將此舉視為噱頭大于實際。如今,房產交易線上化已成趨勢,電商本輪與開發商直接合作的舉動能否將線上售房常態化,引發了行業諸多討論。
說實在我們看到電商賣房的消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畢竟之前很多著名的房地產企業就開始弄了線上售樓處,而著名的房地產中介貝殼找房也啟動了線上看房的生意,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之前電商可以說只是用于銷售消費品,那么房地產進行了電商化銷售真的會成為房地產市場的潮流嗎?
首先,電子商務市場之前有著非常明確的市場邊界,就是電子商務只銷售一定程度和價格的消費品,一般情況下比較大額的耐用消費品都不會在電子商務市場上銷售。之前大家討論說電商可以銷售一切東西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舉出例子,對于需要反復體驗的商品來說,電商上面進行購買實在是不靠譜,比如說汽車,比如說房子或者說奢侈品。然而我們看到了,無論是奢侈品還是汽車都有在電商市場上進行銷售的,那么房子就會成為了最后一環,到底能不能在電商市場上賣房子了?我們看到京東進行電商賣方顯得非常有特點,但是這個更像是一種活動,而不是一個長效機制,那么電商到底能不能賣房呢?
其次,對于電商賣房,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比較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房地產的交易是一個非常大額的耐用消費品交易,在這樣的交易過程中,大家要明白的是房地產市場需要反復的去看房,并且最終敲定交易,而電子商務無論多么發達,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沒有辦法代替人的主觀體驗,所以在電商上面買房還是一個比較不靠譜的事情,即使后面有了很多的人工智能和AR、VR技術,但是在電商市場上直接看房,然后直接交易,這樣的過程也顯得太過于草率,所以電商賣房在目前來看,僅僅是一個流量引流到銷售的過程,最終實現銷售的全流程,可能還需要一定的發展階段。
第三,對于未來的市場來說,我們相信從電商到實體銷售的這種引流體系將會越來越完善,所以電商賣房完全有可能實現賣房的前半部分,但是對于整體交易的后半部分來說,目前來看電商還不是特別靠譜的事情,大部分企業依然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去,而電子商務只能說是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補充,對于長期的發展來看未來能否成為一種主流的房地產房地產銷售渠道。
直播電商能給消費者帶來更直觀、生動的購物體驗,所以相比圖文模式轉化率更高,營銷效果更好。各大電商平臺(比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和內容平臺(比如抖音、快手等)紛紛涉足直播電商。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從2017年的19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338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9610億元。直播電商的興起一方面是因為電商行業的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線直播這一泛娛樂項目(涵蓋了電商直播、游戲直播、秀場直播等)的用戶習慣的養成。在線直播用戶從2016年的3.1億增加到2019年的5.01億,預計2020年將達到5.24億。
2017-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億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1-4月,拿地面積Top100房企拿地總面積145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6%;拿地面積TOP50房企拿地總面積113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2%;TOP10房企拿地總面積4379萬平方米,占TOP100房企拿地面積的30.0%,拿地規模占比較1-3月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2020年1-4月各梯次房地產企業拿地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拿地面積來看,可將TOP20企業劃分成3個梯隊,中國恒大拿地面積超710萬平方米,處于第一梯隊;綠地控股、碧桂園、新城控股、保利發展、中南置地以及龍湖集團處于第二梯隊;13家企業拿地面積位于200-300萬平方米之間。
2020年1-4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面積TOP2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