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鄭亞紅 唐煜
編輯 / 張澤
互聯網入口新戰事
能給孩子講故事,陪老人聊天,在你困意十足的時候直接放上去進行無線充電,說句話或者揮揮手就能關掉它……你也許很難一下子聯想到,集這些功能于一身的,其實是一盞小小的床頭燈。
這盞燈并不是出自什么新銳科技公司,而是來自成立62年的老品牌佛山照明。而它的誕生與阿里巴巴自年初對天貓精靈的新調整分不開。
2020年初,天貓精靈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阿里云 IoT 負責人庫偉負責。4月17日,庫偉宣布阿里云 IoT 與天貓精靈正式資源整合,共同開拓 AIoT 行業。
這個調整更為實際的意義是,整合之后,對內,阿里的IoT技術與天貓精靈的交互技術進行深度整合;對外,二者形成統一的平臺,有統一的技術接口,并且用同一個團隊來對接方案商和合作伙伴。
組織架構和資源的整合,讓合作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所以在這盞全新的床頭燈上,不僅融入了天貓精靈的多種交互技術,也融入了IoT的各種技能。阿里的AIoT以一個更緊密的組織,與佛山照明這樣的合作伙伴來聯合開發新品類。
制圖/張哲
轉變背后是過去三年,阿里巴巴對于天貓精靈內涵理解的不斷深入。2017年,阿里砸下3億元補貼入局智能音箱。彼時智能音箱被認為是下一個萬物互聯的入口,是手機之后一個戰略級產品。在大補貼力度下,2017年的雙11,天貓精靈成為首個跨越百萬級銷量的智能音箱。
但是天貓精靈之于阿里巴巴不只是一個智能硬件。IDC中國終端研究部研究經理潘雪菲對AI財經社表示,包括阿里在內的互聯網公司們看重是其承載的交互入口。她認為,從3G到4G,手機將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了極致,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人機交互體驗,即觸摸交互。但到了5G和WiFi 6之后,交互模式正向多元化演進,其中語音交互是最先實現的,隨之而來的還有人臉識別、聲紋、手勢等多模態交互技術。
“這是一個必然趨勢。”潘雪菲總結。在時代的推波助瀾下,天貓精靈不再僅僅是一個硬件,而是成了一種交互技術能力。這種能力借助平臺的力量可以賦能給其他企業和品牌,進而建立一種生態。而當生態上的用戶發展起來之后,這些用戶又可能成為阿里諸多互聯網服務的使用者。由此,以天貓精靈和IoT建立的這個生態,也成為整個阿里經濟體的一個護城河。
在爭奪入口這件事情上,幾個互聯網巨頭布局中都少不了智能音箱的身影。早期,智能音箱是互聯網企業教育用戶接受語音交互的一個很合適的載體,它的成本可控,功能簡單突出。但后來,互聯網企業在這件事上的內在邏輯發生了分化。
以智能硬件起家的小米,是以手機為核心去發展擴大生態。在小米1+4+X戰略中,手機是1,而智能音箱是那個“4”大的其中之一,是布局家庭場景的一個重要產品。最近兩年,小米逐漸把小愛同學搭載到更多生態鏈產品上,比如小米攝像頭、小米鬧鐘,小愛同學成為家庭里除屏幕以外的第二個重要入口。它的思路是家庭互聯,讓更多家庭里的設備選擇小米和生態鏈產品。
相對來講,小米生態圈更閉環一些,它的米家產品基本上都出自生態鏈公司。從結果上看,硬件銷售迄今仍是小米的核心,比起阿里和百度兩家互聯網公司,小米基本上沒有特別突出的互聯網服務優勢。
與小米不同,互聯網起家的阿里和百度,思路不是靠硬件賺錢,而是依靠智能音箱去做一個廣泛連接。這樣,家里不管用的是海爾、美的還是科沃斯,最后都是用天貓精靈或小度來控制,用戶的行為習慣也會沉淀在這些家庭助手上。
而在阿里和百度之間,百度的戰略都是圍繞All in AI 進行的。在AI 布局家庭,門檻成本可控的智能音箱是一塊最合適的試驗田。但相比阿里,百度的互聯網應用帝國沒有那么豐富完善,小度所在的事業部在整個集團的定位,可能也決定它還以打磨智能音箱產品、去探索產品在家庭場景下的功能為主。但是天貓精靈已經整合到IoT部門,又在整個阿里云生態體系下,它可能要做的事情會更大。
幾位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分析,今年天貓精靈與阿里云IoT的資源整合,將是阿里在AIoT第五賽道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打通B端和C端才能下贏這盤棋。要知道,阿里的目標并不僅僅在家庭。“阿里要把家庭小腦、社區中腦和城市大腦這三個腦打通,由此,更多被引入的流量能匯聚在一起進行裂變,去形成一個更強健的服務體系。”
這就是阿里在下的那盤大棋,而之所以選擇此時做這件事,也是到了一個時機,天貓精靈的體量已發展到一個階段,業務也足夠成熟,有實力承載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就在上周,繼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后,天貓精靈迎來了它的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庫偉宣布“雙百計劃”,即阿里巴巴投入100億元,圍繞天貓精靈布局 AIoT 以及內容生態領域,同時將會在今年推出百款智能產品爆款。
也就是說,像床頭燈那樣能聽懂你說話、幫你做很多事的新品類會以百計誕生,還有教育、娛樂等內容生態繁衍出來。
新物種的誕生
拿新品類而言,阿里云IoT和天貓精靈的能力走向整合之后,越來越多的新物種被孵化出來,不斷繁榮天貓精靈生態圈的同時,也影響著家電企業對智能化理解和參與的進程。
接觸天貓精靈之前,燈泡老廠佛山照明一直在探索智能化之路。佛山照明集團電商運營總監陳文基回憶,2015年他們曾嘗試用手機App來控制燈具,但項目要單獨定制,試水一些工程后,發現成本非常高。同時,佛山照明也在搭建自己的IoT系統,積累的數據量不多,提供不了太大價值,而維護成本卻很高。“當時很多家居企業也在嘗試這條路,但沒有跟云平臺打通,大家都只是一座座數據孤島。”
2017年夏天,佛山照明與天貓精靈首次合作,雙方定義了一款依托天貓精靈控制的燈泡。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在陳文基看來,智能音箱重要,但肯定不是唯一入口,“畢竟有的場合不適合喊一嗓子,動動手就能解決問題”。
隨著阿里、小米等公司開始打造智能家居生態,陳文基感到整個市場越來越火熱。如果僅靠一家燈具企業去做,費時費力不說,還只能做自己的品類。“大平臺才能串起一個更全面的智能家居”。
而此時,天貓精靈的角色也在不斷升級。2018年6月,天貓精靈成立了AI聯盟,和廠商聯合開發產品。雙方的合作也從簡單的語音控制,到導入阿里智能系統模塊,一起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在佛山照明的智能家居展廳里,對天貓精靈說一句“我出門了”,家里全部的燈光都會關閉。
不僅如此,以上述那款全新床頭燈為例,雖然照明是他們的老本行,但陳文基對AI財經社說,以往設計新品時,更多是憑借行業經驗來判斷。而在這次和阿里團隊聯合設計開發的過程中,是在大數據的指導下來做更精準的產品定義:從睡眠、起夜等場景的細節打磨,到模具設計,燈泡材質,“大數據對于我們實現產品定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佛山照明與阿里孵化的能“催眠”的床頭燈
除了和天貓團隊做具體的新品研發,佛山照明還全面接入了阿里云平臺,自建了IoT系統,指導新品的研發迭代。
早于佛山照明,格麗思智能電器總經理劉澤眾回憶,格麗思在2015年就嘗試與阿里合作,但當時由于阿里只提供了平臺和技術接口,并未促成“爆款”產品的落地。
此前格麗思主要是做外貿市場,但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想把產品賣到中國。他們想,既然自己本身就在國內,不如在國內嘗試一下,而“智能化”成為和同行PK時的突破口。
“之前我對智能化的理解,就是把遙控器變成手機或變成語音。”但在和天貓精靈合作后,劉澤眾發現,實現真正的智能化更需要找到精確場景。“天貓幫助我們找到消費者,比如智能牙刷的消費者,使用中哪些環節是可以被智能化的。”劉澤眾說。
格麗思現在和天貓精靈IoT聯合推出了一款可語音操控的智能榨汁機,只要動動嘴就能夠指揮榨汁機開、關機,還能在手機上查看云端食譜,月銷量達到了兩萬臺以上。
“之前我們認為榨汁機只能賣便宜貨,普遍在五六十元,但現在100多元的產品也能有很不錯的銷量。一直以為智能是一個邊緣化的東西,但發現只要找對需求和場景,客戶是愿意買單的。”劉澤眾對AI財經社說。
劉澤眾感受到天貓精靈生態鏈在不斷完善。研發榨汁機期間,阿里設置了專門團隊,從硬件到軟件都給予支持。
天貓精靈事業部市場運營總經理杜海濤說,經過四五年的培育,以往天貓精靈更多是幫助合作伙伴進行技術賦能,而現在天貓精靈更多是去整合行業,輸出一個統一化、規范化和更先進的標準給行業參考,這是屬于天貓精靈的一個演進過程。
此前,格麗思也曾了解過小米、京東等平臺,包括海爾這樣的傳統家電廠商。劉澤眾的感受是,小米更多是想要什么,企業去做什么,圍繞自己的生態鏈去展開;而在海爾的體系里,企業更像一個代工廠,對用戶端的感受不強。相比而言,天貓精靈整個生態鏈比較開放,是做平臺而不是賣產品,自己可以做一些有特色的品類,從廚房到臥室,把整個鏈條打通。
劉澤眾說,現在格麗思和天貓還在共同研發10多款產品,會像佛山照明的智能床頭燈一樣,把天貓精靈的整個模塊內置到產品中,孵化出不一樣的烤箱或者取暖器。
也是在這樣的陣勢下,庫偉放話,“未來目標是孵化出10個像米家這樣的智能硬件品牌”。
不只是170萬個小程序
在智能家居以外,智能音箱在內容生態領域的想象空間同樣也很大。對于天貓精靈來說,亦是如此。
之所以阿里宣布要投入發展內容生態,目前來看,智能音箱的一大痛點仍然在于場景還不夠大,需要更多、更強的應用去刺激用戶。
教育是目前能夠吸引用戶的重要場景之一。天貓精靈與人教合作的數字課堂是一個典型案例。天貓精靈相關負責人告訴AI財經社,與人教合作的前期,天貓精靈是完成課文朗誦、講解等“本職工作”。但實際展開后,更多的內容和生態合作伙伴,比如好未來便找上門來,合作伙伴懂行業,更擅長做課標拆解和知識點分析,這也使得教育場景有了很多不一樣的玩法和設計。
比如,通過天貓精靈的視頻識別功能,可以設計與小朋友的互動環節,像小朋友在寫練習冊的時候,可以拿給天貓精靈看,問自己做對了嗎,還可以與天貓精靈一起進行英語訓練。
天貓精靈的內部人士分析說,天貓精靈的定義是家庭助手,除了教育場景外,還會通過阿里集團內部能夠借助的力量來挖掘其他對家庭而言有價值的場景。比如結合支付寶各種小程序,提供各類民生服務,比如交水電費;再如結合阿里健康,進行求醫問藥。
說到小程序,這實際上是天貓精靈在春季發布會上單獨講到的一點。庫偉在發布會上透露,為了給用戶更多的選擇,天貓精靈將與支付寶生態圈打通,今年7月底,會有超過170萬個小程序進入到天貓精靈。庫偉稱,這將極大地降低天貓精靈應用開發的成本。
天貓精靈相關負責人透露,打通小程序后,會出現一些新的交互體驗。比如一些短視頻號打通到天貓精靈后,會加入手勢點贊的功能,用戶可以在10寸屏上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豎起大拇指點贊。再比如,在一些游戲中,會添加一些口令控制來操作,像播放或停止,前進或后退。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未來不僅僅會只打通到帶屏設備。上述內部人士告訴AI財經社,未來,其他的一些智能設備,比如汽車端,如果接入了天貓精靈和小程序,同樣可以發掘、實現豐富的交互模式。
為了能有更多的應用加入進來,天貓精靈希望能夠再降低一點合作門檻。內部人士稱,天貓精靈過去更多的是賬號打通的對接方式,未來從技術上會選擇更輕更薄的接入方式。
經歷了幾年的探索,起步比國外晚的國內廠商已經探索出一些創新性經驗。一個是對教育場景的創新探索,這是此前國外從未有過的;另一個則是天貓精靈在語音購上取得的成績。2019年雙11期間,有176個品牌參與了語音購活動,成交訂單數105萬單,總參與人數超過500萬人。這是一份遠超前輩亞馬遜的成績。
語音購能在本土做成,也是因為找對了場景。天貓精靈的語音購把重點放在了日常使用、高頻復購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品類上,再加上國內的電商促銷活動頻繁,使得語音購在國內取得了國外沒有的成功。
通過對天貓精靈的梳理,可以看到將天貓精靈與阿里云 IoT資源整合之后,天貓精靈的目標已經明了:它不僅僅在于家庭,它與IoT結合,像觸角一樣將生態的范圍從家庭伸向社區、城市,將更多流量引入到阿里經濟體范圍內。
在未來,IoT領域在巨頭之間還必將有一戰,而生態的構筑將是最有利的武器。
智能家居市場蓬勃發展,市場空間廣闊。智能家居是廣泛的系統性產品概念,以住宅為載體,運用物聯網、網絡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接收信號并判斷,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家居場景,具體應用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音箱等。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空間將到1030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到1570億美元。
全球智慧家庭市場空間(2014-2023)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能音箱為智能家居主流控制終端,市場增速迅猛。智能音箱是指集成了語音命令、虛擬助手等智能功能的音箱,它通過Wi-Fi、藍牙等無線連接協議,可利用語音交互集中控制智能、窗簾、家電等產品。IDC預測智能音箱的2019-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CAGR將達到13.6%。就中國市場而言,目前智能音箱普及率僅為10%,遠低于歐美等國,市場空間廣闊。2019年中國將擁有8550萬智能音箱用戶,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主要國家智能音箱使用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多場景聯動的全屋智能有望成為智能家居終極趨勢,互聯互通為關鍵。智能家居的理想形態為多場景聯動的全屋智能。雖然目前智能家居眾多單品放量,但由于品牌眾多、通信協議復雜,智能家居生態處于割裂狀態,設備之間相互獨立,用戶體驗相對單一。打破壁壘的關鍵在于互聯互通,即融合各個品牌云、打造行業統一的通信協議標準。相對于其他通信協議,WiFi、藍牙的傳輸速度快,并可以實現多對多傳輸,有望成為設備眾多的全屋智能互聯的首選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