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豐巢的話題可謂是是爭議不斷,自從4月30日豐巢開始收費,可謂是一場拉鋸戰,甚至于這場論戰,本來在一旁看熱鬧的菜鳥也跳出來摻和,那么很多人都在問,為啥豐巢就要堅持這五毛錢?死守收費不放的豐巢這到底為了啥?
一、豐巢菜鳥的一盤混戰
事情緣起于近日,豐巢上線會員服務和收費規則:非會員包裹只可免費保存12小時,超過需收取0.5元/12小時的費用,3元封頂;會員用戶月卡每月5元,季卡每季12元。消息一經發出,便引發社會公眾巨大爭議。5月10日,上海中環花苑小區向豐巢公司發出公開信,而該小區也是上海首家因豐巢超時收費而暫停使用快遞柜的小區。公開信劍指豐巢“避重就輕”、“偷換概念”。在公開信的結尾,中環花苑小區提出兩點訴求,第一,在快遞柜上張貼醒目提示,請快遞員必須先行聯系客戶同意下方可投入豐巢柜;第二,免費時長延長到24小時。
5月13日,針對近期豐巢公司與杭州、上海少數小區物業因調整智能快件箱免費保管期限產生糾紛事宜,國家郵政局約談了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豐巢公司積極采取措施,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著手研究解決方案,調整完善收費機制,回應用戶合理訴求。5月7日,菜鳥驛站宣布,為了保障社區居民就業,將繼續延長“專項就業扶持計劃”,降低門檻的同時,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包裹服務。網友笑稱“豐巢的公關團隊可能在為菜鳥驛站打工”。
具體來看,5月15日,豐巢致歉,并且調整了服務,免費保管時長也由原本的12小時延長到18小時,超時之后的每12小時收費0.5元,依然是3元封頂,國家法定節假日是不計費的,同樣的周六周日也是不計費的。此番調整讓很多不滿時間的用戶滿意了不少,雖然不是24小時,但是也比12小時更得人心。不過也有部分用戶覺得18小時還是不合理。
豐巢目前在智能快遞柜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建立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常見的商業并購基礎之上。2017年5月,豐巢收購中郵速遞易后,市場占有率就達到69%,天風證券提供了一份更為詳細的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豐巢投入約17.8萬個快遞柜,柜機占比約44%,中郵速遞易占比約25%。
看完了豐巢,看到了菜鳥,很多人都在問為啥豐巢一定要死守著收費不放,這里面的邏輯到底是什么?
二、豐巢為啥要堅持收費?
說實在當所有人都在對豐巢抵制的時候,我們不吹不黑仔細分析一下,豐巢為啥即使千萬人阻擋也要執意收費的根源所在。5月16日白巖松對于豐巢收費有一段評價說的非常好:“這段時間以來,對豐巢收費的討論爭議甚至反對,其實是一件大好事。正是這種放大了的聲音和關注,使很多人開始思考這種模式的可行性空間和下一步的走向,也會使政府的管理部門和市場主體,都開始琢磨自己該怎么辦?而消費者恐怕也開始做好一定的準備,得到便利的同時,恐怕也會付出一定的費用。所以這段時間就是一次公開的討論協商和博弈,也許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快遞柜真正得到發展的時代,讓各方都受益的時代快來了。”
智能快件箱作為提高快遞派送效率的新形式,其普及率也大大提高,正逐漸成為城市快遞末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我國已有32萬組智能快遞柜投入運營,箱遞率提升至11.3%。
2014-2018年中國智能快遞柜運營量及箱遞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智能快遞柜運營企業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也在不斷增加。2014-2017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不斷上升,且增勢明顯。2014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僅僅1.5萬組。到了2016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達到10萬組。截止至2017年,中國智能快快遞柜投放量已經增長至27.1萬組。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達到35萬組左右。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將達到80萬組。
2014-2020年中國智能快遞柜投放量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其實,問題就在這里,我們不妨說說:
首先,豐巢收費是因為豐巢真的沒錢了。豐巢的主要收入來自智能快遞柜收寄件和廣告,還有少量收入來自快遞柜輔助及延伸業務、快遞柜銷售、電商等。公開資料顯示,公告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豐巢全年營收2255萬元,凈虧損2.5億元;2017年,豐巢全年營收3.08億元,凈虧損3.85億元;2018年前5個月,豐巢營收2.88億元,凈虧損2.49億元;2019年,豐巢全年營收16.14億元,虧損7.81億元;2020年一季度,豐巢營收3.34億元,虧損2.45億元。看到這一連串的虧損數字,即使豐巢是燒風投的錢的公司也禁不住這么大的虧損,我們從豐巢主要成本來看,硬件、維護人員以及場地費用三大塊。單純的柜機成本在一萬多到六萬多不等,根據券商的研究報告,快遞柜的成本中最大的一塊其實是租金,高額的物業租金成本是智能快件箱行業的一大痛點,約占運營成本的40%-50%。將豐巢的虧損平均攤到每個快遞柜上,豐巢基本上每個快遞柜要虧4000元以上,收寄件、廣告、社區O2O業務是快遞柜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這三塊業務相比于高昂的快遞柜剛性支出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所以,豐巢真沒錢了這才是他要與千萬人為敵的關鍵所在。
其次,快遞柜收錢的好處到底在哪?其實,收費作為一種經濟學的方式在經濟學上其意義遠比賺錢更多,對于豐巢快遞柜來說,收費的確是能賺錢的,如果按照月費5元、兩億用戶中有30%的付費意愿來計算,豐巢收費后的增收能夠打平目前的虧損。但是好處遠不止這點錢那么簡單,根據豐巢自己的公開信我們能夠看到,確定免費保管12小時,就是基于派件高峰時段的推算,如果過了這個時候沒有取,會影響第二天的正常投遞。豐巢還稱,從上線會員功能以來,豐巢12小時內取件比例提升了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天早上可空出近百萬個格口,方便快遞員為收件用戶提供更多高效服務。與此同時,收費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可以有效推動大家去拿快遞,因為收費能夠有效驅動人的行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收費的快遞柜能夠比不收費的快遞柜多很多的優勢。
第三,快遞柜到底該不該收費?據報道,5月13日,業委會參與者平臺“眾蟻社區”上參與“對豐巢說不”的上海小區已有116個。可以說,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是問題就是快遞柜到底該不該免費?習慣了快遞柜免費的人說實在任何人想要一下子習慣收費都是不太舒服的,但是快遞柜到底該不該免費呢?仔細研究快遞柜產業的起源就會發現,其實快遞柜并不是中國人率先發明的,而是一個純粹的舶來品,快遞柜的起源一般認為是源自日本,日本的操作思路一般是在99%的新建筑旁都會有一個物流柜,為物流公司自建、政府安裝,出發點為惠民。而快遞柜本身就是不賺錢的,其收入來源于物流公司為了降低二次投遞所付出的成本,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快遞柜是一個近乎公共品的東西,但是在中國豐巢卻不是公共品,它是獨立于運營的快遞柜公司。所以,最好的解決思路可能還真的不是豐巢,作為公司豐巢一定是要賺錢的,而我們實際上的快遞代收費用應該是涵蓋在給物業的業務費里面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物業代收不收費,而豐巢收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這種代收服務進入正常狀態
豐巢收費是因為不收費不行,而其背后的代收服務到底是給由誰來提供,可能豐巢真不是該提供的企業。我們再回過頭來,菜鳥為什么可以免費,因為菜鳥的背后是阿里巨頭的電商產業鏈,它可以用菜鳥不賺錢來支撐電商賺錢,但是豐巢卻只有豐巢,乃至于自己的親爹順豐也不是那么待見它。
孰優孰劣,相信大家已經一目了然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