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只有千余輛的零跑汽車被上百名車主實名維權、理想汽車陷自燃風波、天際汽車被曝拖欠合作方上千萬費用、奇點汽車新車交付屢屢跳票、蔚來發布財報去年虧損上百億……近期,各路新勢力可謂集體“暴雷”,就連新晉的跨國新勢力特斯拉也出現多輛Model 3“動力失速”事件。
進入2020年,疫情讓國車汽車業遭重創,不過,在疫情后期,各大傳統車企開啟了觸底反彈,絕地回升。反觀造車新勢力,卻是一片“哀嚎”之勢,不斷傳出負面信號。
一直以來,融資成為新勢力續命的“靈藥”。數據顯示,在2019年,獲得融資的造車新勢力累計總額超過了270億元,隨著資本對造車熱情褪去,今年以來,也只有蔚來等個別企業有傳出過融資消息。
資本是聰明的,也是殘酷的,不少先倒下的新勢力確實是缺錢所致,但造車新勢力缺的還不僅僅是錢。
先天不足
造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不過,處在風口上,豬也能起飛,造車新勢力跑得快不可避免和被吹起來有關。
被推著走都是要承擔風險的,比如國內跑得最快的瑞幸咖啡創紀錄地赴美上市,如今又創紀錄地在中概股上留下一筆不太光彩的印跡,當然二者有本質區別,財務造假屬法律禁止范疇。
回到起點,無論是瑞幸咖啡,還是造車新勢力,作為市場主體都需要敬畏規則,尊重經濟規律。
“近期造車新勢力集體‘暴雷’,深層次的一個原因在于,整個資本市場的投資不理智,這些車企建廠違背汽車行業的一個基本規律。”5月18日,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時代財經,時間短、研發力量不足、工廠資金不足等,沒有達到投資的相關要求,這就導致大部分的造車新勢力到現在都還沒有交付,少數交付,產品上市以后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這些都是沒有按照嚴格的汽車開發流程來開發新車造成的一個后果。
張翔還表示,除了燒錢以外,很多車企為了融資,就會把數據做得好看一些,這也違背了造車的規律。
盲目靠燒錢擴張,新勢力的造車大業走得并不順暢,不少新勢力不斷“跳票”,一直處在PPT造車途中的戲碼也頻繁上演。
在5月13日被傳出拖欠合作商3000萬費用的天際汽車就遲遲無法實現其量產計劃,在2019年年底,天際汽車首款量產車ME7問世,預計在2020年一季度交付,截至目前,ME7還是沒有實現量產交付。
同樣,奇點汽車自2017年發布首款中大型純電動SUV iS6后,歷經多數跳票,到今天仍然未有量產車型上市。
更有甚者,賣身求存。如綠馳汽車在今年初就已被國資收購,據了解,河南國投已入主綠馳汽車成為大股東,持股比例60%,認繳金額20.2億元,事實上,在綠馳被收購之前,就被傳出拖欠員工工資等負面新聞。
“造車新勢力要造好車、賣好車,除了錢,還需要時間的打磨。”5月18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時代財經,在他看來,造車是一個以技術、人才及規模效應著稱的傳統產業,與擁有動輒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淀的傳統大牌車企相比,我國的一些造車新勢力還需慢慢積累和沉淀。這也是為什么造車失敗的很多,成功的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
產品困境
相比遲遲無法兌現量產上市的個別品牌,新造車勢力中的頭部玩家確實在工廠、資質、研發等方面做了更充足的準備,不過,接踵而來的產品困境同樣不容忽視。
近日,零跑汽車就遭110位車主實名維權,其通過行駛證、駕駛證認證建立了維權群。
“動力系統和真空泵提示故障、高速方向盤抖動、方向盤異響、車機死機黑屏、駕駛室位置拉手開裂、安全帶卡扣卡死,這全是我自己車上遇到過的問題。” 5月15日,多名零跑汽車車主向時代財經反映稱。
據車主反饋,零跑汽車還涉及虛假宣傳,“買車的時候,零跑汽車官方資料顯示,車已經具備ACC自適應巡航系統、LSF低速跟隨系統等L2級自動駕駛功能,但實際上車輛至今還沒有上線這些功能。”
對于以上情況,時代財經5月15日向零跑汽車公關部方面發去采訪函,對方回復稱:“我們正在商議回應內容”,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除了零跑,理想汽車的質量問題也飽受輿論爭議。
5月8日,長沙的一輛理想ONE疑似自燃,前機艙有明顯過火痕跡。5月7日,網上傳出某理想ONE車主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了剎車失靈的情況。
“造車新勢力近期集體遭遇危機,透露了背后該行業面臨深層次信任危機,資本退潮,消費者用腳投票。”宋清輝向時代財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迅速國產化的新勢力特斯拉也有車輛故障事件發生。
自去年8月至今年5月,有6位特斯拉車主向時代財經反映過車輛動力拋錨或無法啟動的狀況,經檢測,均被診斷為后電機故障,需要且只能更換全新后電機總成。
“造成新勢力成功的幾率很小”,張翔告訴時代財經,現在是基本沒有規模經濟效益,投資回報期太長,還是要繼續燒錢,總體來說,未來風險很大,成活率很低,在中國這么大的市場,能成活四五家就不錯了。
對于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即便跨過產品大關,如何盈利又將成為考驗企業能否存活的重大關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