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在對此事件進行全面評估,預計我們的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響,但華為有信心能盡快找到解決方案,也希望客戶和供應商與華為一起盡力消除此歧視性規則帶來的不利影響。”5月18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正面回應美國限制升級,這是華為高層首次正面回應美國限制升級。
同時華為還發表《關于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媒體聲明》稱,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
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
5月18日,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開幕。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發表題為《跨過時艱 向未來》的演講。郭平表示,從去年5月16日算起,華為進入美國實體清單已經滿一年了,今天回首,從最開始的手忙腳亂,和客戶伙伴進行了大量的澄清和溝通,努力保持共贏,應該說我們保持了大部分客戶伙伴的理解,當然這個過程還在進行。
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公告稱,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和制造半導體。海思半導體更是被直接點名,稱其是某些美國商務控制清單(CCL)軟件和技術的直接產品。這意味著美國對華為的限制升級。
郭平表示,過去一年,補洞成了華為主題詞和主旋律。為了應對實體清單的影響,華為研發投入有了巨幅增加,同時存貨也大幅度增加,給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所有這些,讓華為在實體清單下活了下來,業務得以不中斷、供應不中斷、伙伴合作不中斷、客戶服務不中斷。“華為就如二戰中那架千瘡百孔的戰斗機,過去一年的就是補洞。我們有信心讓這架飛機繼續向前飛,永不言棄。”
郭平呼吁,當今世界已經形成一體化協作體系,這個體系不應也不可逆轉。標準和產業鏈割裂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益處,會給整個產業帶來嚴重沖擊。產業界應共同努力,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市場公平性,確保全球統一的標準體系和分工協作的供應鏈體系。
聲明反對美國打壓
大會上,華為還首次發表了《關于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媒體聲明》。
華為聲明,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自2019年5月16日被美國政府無端納入實體清單以來,在大量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的情況下,華為公司始終致力于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履行與客戶、供應商的契約義務,艱難地生存并努力向前發展。
然而美國政府為了進一步扼制華為的發展,無視諸多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擔憂,無底線地擴大并修改直接產品規則,修改后的規則蠻橫而具有產業破壞力。在此規則下,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沖擊,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美國政府為了打壓別國先進企業,罔顧華為全球客戶和消費者的權益,這與其一直鼓吹的保護網絡安全的說辭自相矛盾。
本次規則修改影響的不僅僅是華為一家企業,更會給全球相關產業帶來嚴重的沖擊。長期來看,芯片等產業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礎將被破壞,產業內的沖突和損失將進一步加劇。美國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打壓他國企業,必將削弱他國企業對使用美國技術元素的信心,最后傷害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
臺積電否認停止接單
稍早前媒體報道,臺積電已暫停接收華為的新訂單,以應對美國最新的出口管制,加強對華為關鍵芯片供應的限制。
不過,臺積電昨日很快進行了澄清:已停止向華為提供新訂單的報道“純粹是市場傳言”。
5月15日晚間,國內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在港交所披露公告稱,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別向附屬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匯率換算后,兩大國家級基金分別注資106億 、53億,合計獲注資近160億。
5月18日,華為概念股普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