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全世界的電子商務公司和餐飲外賣企業迎來了業務火爆時期,這些公司的發展前景被看好,估值和投融資也獲得了推動。據外媒最新消息,美國一家權威科技媒體5月12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跑腿電商公司Instacart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其中該公司的資本估值和上一次相比翻了一倍。
據國外媒體報道,Instarcart的商業模式和亞馬遜等公司截然不同,其平臺中整合了大量的實體零售店(重點是生鮮食品店),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軟件來購物,該公司海量的代購員將跑到實體店購買商品,然后送到消費者的家中。換言之,這家公司相當于一個基于實體零售店的“網絡賣場”。
消息人士表示,Instarcart的現有股東將參加新一輪融資,還包括一些新的投資機構,但是投資人名單信息尚不詳。另外投資額可能是數億美元。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這筆投資交易將使這家私營公司的估值達到12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這一估值相較于2018年11月融資交易時的78.7億美元估值增加一倍。
不過消息人士也表示,Instarcart公司這一次融資談判尚未有最終結果,由于該公司賬上還有8億美元現金,因此仍有可能決定不進行這次融資交易。
對于媒體的融資報道,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Instacart不會對謠言或猜測置評,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本公司仍然專注于為顧客和代購員提供一條生命線。”。
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的電子商務和跑腿代購、餐飲外賣迎來了高峰期,亞馬遜先后招聘了17.5萬名臨時工。由于越來越多居家隔離的美國人委托Instarcart公司跑腿代購,該公司也啟動了大規模招聘,之前曾經宣布要招聘30萬名代購員。
需要指出的是,Instarcart和Uber、Lyft一樣,也屬于零工經濟或按需經濟公司,該公司招募的海量代購員屬于獨立外包工,并非全職正式工,因此該公司也面臨美國有關獨立外包工的身份和福利待遇爭議問題。
完成2022年目標
不久前,Instarcart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波瓦•梅塔告訴媒體稱,該公司今年已經配送的代購商品金額已經達到了350億美元,已經提前實現了2022年的目標。
據報道,該公司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招聘30萬名代購員的計劃,使其全球代購員總數達到50萬人,并計劃再增加25萬人,甚至超過亞馬遜的招聘熱潮。
盡管新顧客的涌入讓Instacart更容易擴大業務規模,但該公司的資深員工表示,工作條件因此惡化了——這些問題以前就存在,但新冠疫情讓問題加劇。
該公司代購員對媒體表示,在擁擠的線下零售店(包括生鮮食品店)里,社交距離很難維持,隨著員工人數的增加,Instacart的培訓和安全措施已經落后,他們作為獨立外包工的身份無法獲得帶薪病假和健康福利。
一位代購員表示,許多新員工都是最近在美國失業大潮中被公司解雇的人,“現在,他們在我工作過的最糟糕的購物環境中漫無目的地逛店。”
今年三月月,Instacart宣布了一項針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員工的冠狀病毒病假工資政策,但一些人聲稱,他們很難根據該政策獲得補償——Uber和Lyft等一系列其他小型經濟公司的員工都報告了這一問題。
三月下旬,Instacart代購員就工作條件舉行罷工,要求公司向他們提供危險津貼和防護裝備。盡管Instacart滿足了他們的一些要求,稱其將提供洗手液,并在新訂單默認顧客支付小費,但代購員并不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