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不管是哪一個行業都應該符合有漲有跌這樣的市場規律,但是縱觀我國各個行業,有一個行業似乎并不符合這樣的市場規律,這個行業就是房地產行業。
我國房地產行業“野蠻”生長了很多年,單靠市場自己的力量很難調節價格,所以國家從幾年前開始出臺了各種各樣宏觀政策去調控房價。在國家各種宏觀政策的干預下,我國房價已經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了改變,從“求量”變成了“求質”。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很多房企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都選擇了轉型或者是尋求多方位的發展。說到轉型的房企,大家肯定會想到萬達集團。為了能夠尋求更好的發展,萬達集團在近些年走上了轉型的道路,轉型的主要方向是輕資產。
不過,就在大家等著看萬達集團轉型效果如何的時候,萬達集團卻再次“殺了一個回馬槍”。今年4月23號,已經多年不拿地的萬達,罕見在江蘇鹽城拍下了一塊純住宅用地,這似乎成了萬達集團要重新入局土地市場的前奏。
據《界面新聞》報道,萬達地產今年的銷售目標設定為1000億元。雖然受到疫情影響這個目標比較難完成,但是截至4月27號,萬達集團并沒有因此就改變千億目標。
其實,這也不是近兩年萬達集團第一次拍下住宅用地。據悉,早在去年3月份,萬達集團就拿下了延安萬達城7宗地塊,其中有4宗是住宅用地,占總建筑面積比例達到80%。此外,最近半年以來,萬達集團拿下的多宗土地,也基本上都是以住宅為主。
事實上,除了王健林“殺了回來”之外,李嘉誠也在去年就“殺回來”了。眾所周知,李嘉誠曾經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如日中天的時候,拋售了內地許多房產,去國外投資。不過近些年他在海外的投資也不是一帆順風,他曾經在加拿大油砂投資項目上踩了“雷”,造成了200億美元(大約是1410億人民幣)的持股價值損失。
而且最近這一段時間,因為疫情,有多個聲音都表示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可能會虧損,而且虧損的金額可能還會不小。
就在海外投資踩雷了之后,李嘉誠又開始重新審視起了中國市場。在去年年底,他創辦的亞騰資產管理公司宣布將和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銀國際組成合資聯合體,一起收購上海浦東三林印象城。
大家都明白,不管是李嘉誠還是王健林,他們都是商人,對于商人來說,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一個“利”字,所以不管是李嘉誠還是王健林的回歸,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還是想進入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畢竟王健林和李嘉誠都曾經靠著房地產市場賺的盆滿缽滿。
如今在國家宏觀干預下,樓市洗牌加速。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房企發展的會比較困難,但是不管是李嘉誠還是王健林都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說不定能夠在樓市加速洗牌的這個時候,占有一席之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