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養豬的隊伍日漸龐大,從國際投行到互聯網巨頭紛紛下海。如今,地產商們也意圖殺入戰場“分羹”。
日前,萬科推出一份食品事業部“招募令”吸引了業內目光,首批招聘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5個崗位。據招募令透露,萬科在2020年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
讓萬科心動的,除了“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的flag,更是近年來飛起的豬價和一眾豬產業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溫氏股份(30.340, 0.07, 0.23%)2019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9.67億元,同比增長252.94%;牧原股份(123.650, -0.15, -0.12%)則歸母凈利潤大增1075%,一舉實現61.14億元。在萬科殺入之前,已有多家知名房企及互聯網大佬試水。這一次,萬科能否將養豬玩出新花樣?
萬科殺入養豬戰局
跨界經濟爆火之下,各式各樣的生意都熱衷于推出“聯名款”,從大白兔香水到白酒味雪糕,新式花樣林林總總。然而,對于重資產的地產商,其一出手必定不同凡響。曾喊出“活下去”口號的萬科,如今也開始了跨界養豬的步伐。
日前,萬科推出一份食品事業部“招募令”吸引了業內目光。據招募令透露,萬科在2020年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此次招聘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
在應聘要求上,招募令并未明確具體條件,而是將“熱情”和“激情”擺在第一位。“如果您對養豬行業有熱情,并具備一定行業經驗,如果您有創業的理想與激情,快來加入食品事業部,和我們一起合伙奮斗。”
具體來看,萬科此次首批招聘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5個崗位,坐標均為深圳市。在應聘條件上,大多需要2-3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
在招募令中,萬科情真意切地解釋了食品事業部的由來:2019年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的不便,萬科認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伙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那個曾經喊出“活下去”的龍頭房企相比,萬科目前的定位令市場陌生而倍感新奇。在萬科2017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萬科將集團戰略從“城市配套服務商”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具體細化的四個角色分別是美好生活場景師、實體經濟生力軍、創新探索試驗田、和諧生態建設者。
在萬科的組織架構中,除了集團總部,還包括南方區域BG、上海區域BG、北方區域BG、中西部區域BG及物業BG5個事業集團,以及印力BU、物流BU、長租公寓BU、海外BU、冰雪BU、梅沙教育BU、企業服務BU及食品BU7個事業部。萬科官網信息顯示,集團合伙人譚華杰兼任新成立的萬科食品事業部(BU)首席合伙人。
跨界大佬規模甚眾
時間撥回17年前,當那位著名的北大畢業生選擇賣豬肉時,他一定沒有想到生豬行業將引一眾商業大佬競折腰的局面。
事實上,對于生豬行業而言,新加入的“攪局者”當然不是萬科一家。在萬科之前,碧桂園、萬達、恒大等頭部房企也均紛紛宣布進軍農畜業。
2018年5月,碧桂園微信公眾號曾發布一則招聘養豬專家的信息。彼時,碧桂園稱目前正在招聘養豬事業部負責人,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工作職責包括主持事業部全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制定事業部發展戰略及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等。“鳳場”養豬,一時間引起行業熱議。
萬達和恒大的養豬時間線則更早。2014年底,王健林曾宣布去貴州養豬,萬達提供豬仔和飼料,后續豬肉通過萬達廣場賣到全國。2016年許家印則投資3億,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為主的農牧基地。不過,彼時萬達和恒大都將養豬的目的定位于“扶貧”。
而地產商們入市之前,早在十年前,國際投行已將眼光瞄向了中國的生豬產業。先是高盛斥資近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帶大手筆全資收購養豬場,后是德意志銀行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的股份。彼時,外資投行“炒豬”的言論同樣令市場咋舌不已。
第三伙結伴養豬的群體,當屬互聯網大佬們,業內熟知的段子即是網易丁磊因涮火鍋時吃到可疑豬血憤而自己養豬的段子。一切走精品路線的網易在養豬上也極盡精致,豬豬們“蹲馬桶、住公寓、喝深層地下水、聽音樂”等宣傳令大量網友感慨“人不如豬”。
當然,互聯網企業養豬,科技實力也要運用要極致。2009年,網易成立網易味央,運用成熟的RFID耳標技術實時監測豬的身體狀況、進食量等信息,分析確定豬的位置、行為以及狀態,通過長達300天的精細化喂養,實現品質與口感的提升。
此后,2018年3月,阿里云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達成合作,通過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實現全方位的智能養豬。到2020年雙方合作的生豬產出或將達到1000萬頭。
京東方面在養豬產業上同樣推出“黑科技”:2018年11月,京東數科發布了“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2019年618前夕,京東數科旗下京東農牧更是推出與吉林精氣神合作的首批AI養殖豬,全渠道聯合上線“AI鮮肉鋪”。
生豬產業風生水起
萬科為何選擇在此時殺入養豬戰局?坊內一個段子流傳甚廣:在去年年底某峰會上,王石問新希董事長劉永好去年養豬賺了多少錢,劉永好回答稱,“效益不錯,請你吃飯沒問題”。
當然,段子只是段子。對于一眾商業大佬來說,紛紛加入生豬產業的“朋友圈”,最直接的理由當然是有利可圖。
就生豬產業而言,說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并不為過。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注定需要大量資本的加持。
公開信息顯示,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9年,我國生豬出欄逾5.4億頭,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由于近期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萬億元上升為近2萬億元。華中、華東和西南地區為我國傳統生豬主產區,其中四川、河南、河北、山東、湖南、湖北六省的生豬出欄量超過全國出欄量的40%。
華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生豬產業與海外主要生豬生產國家相比集中度仍較低,行業整合空間廣闊。此外,我國生豬產業的盈利曲線特征表明我國生豬產業目前的規模化紅利仍較為豐厚,國內優秀的生豬養殖企業未來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天風證券(5.520, -0.07, -1.25%)研報則表示,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下,我國養殖產業的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頭部養殖集團迎來發展的黃金期。由于集團養殖企業資金更為充裕、資產改造更加迅速和充分、技術人員更加專業等優勢,在防控疫情方面具有顯著的相對優勢。
劉永好所言“效益不錯”究竟有多不錯?從2019年業績來看,頭部生豬產業上市公司可算是賺的盆滿缽盈。溫氏股份2019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9.67億元,成功扭虧為盈;牧原股份則歸母凈利潤大增1075%,一舉實現61.14億元。
在養豬行業風生水起之際,“豬肉一哥”牧原股份也借機高薪招人,開出月薪4萬的價碼。在其官方招聘公眾號中,高級儲備干部、高級獸醫研發工程師等崗位月薪均為4萬,上崗后綜合年薪可達48萬-200萬,令人羨慕不已。
另外,4月24日,證監會批準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補齊生豬產業鏈最后一塊短板,成為近期生豬產業又一重大利好。在殺入養豬產業的巨頭們不斷增加之際,市場將有哪些新玩法值得期待。
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2018年中國大陸豬肉消費量為5540萬噸,占全球豬肉總消費量的49.3%。2018年以來中國豬肉市場受豬瘟影響,供給缺口擴大,為其他國家豬肉出口提供市場機會,對華豬肉出口準許門票成為搶手"香餑餑"。
中國大陸、美國、歐盟為全球主要豬肉產地,單中國大陸豬肉產量就能占到全球豬肉產量的一半左右。
2018年,中國豬肉產量為5404萬噸,占全球豬肉總產量的47.8%;歐盟27國豬肉產量為2430萬噸,占全球產量的21.5%;美國豬肉產量為1194萬噸,占全球產量的10.6%。
2019年,歐盟地區和中國地區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產量預計將會有所下滑。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豬肉產量占全球產量比重將會下滑至44.7%。
2015-2019年全球主要國家地區豬肉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2019年全球豬肉產量區域結構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1-2027年中國養豬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養豬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六章,包含中國養豬業投資經濟效益分析,中國養豬業投資風險預警及策略,2021-2027年中國養豬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