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萬人收看、266.5萬次點贊、數千份訂單……日前,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原外貿產品轉戰內銷,其在淘寶直播上5小時的戰績無疑成為全球疫情蔓延之下,外貿企業轉型自救的縮影之一。
作為國內“外貿十強”城市之一,寧波市外貿企業可謂星羅棋布。受疫情影響,該市諸多外貿企業將目光從國際移到國內,進行內銷求生的同時,也在謀求轉型之變。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王曉紅看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臨之時,國內外貿企業面臨眼下相似境遇。當時有一批外貿企業開始布局國內市場,建起了國內市場渠道,還創立了自主品牌,最后實現了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很多加工貿易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一般貿易企業。
如今,疫情危機下,政府和企業又該如何化“危”為“機”?
對此,寧波多地搭建線上線下平臺,為企業轉內銷提供轉型機會:余姚聯手淘寶直播在線助銷外貿產品;北侖150多家企業在“家門口”展銷當地出口消費品制造;寧波政府與拼多多合作推出“寧波優品·云購甬行”,推動超15000家外貿企業轉入內需市場……
引導外貿企業轉型之時,政府也開始尋找助力企業改革的良方。針對疫情下中小企業訂單銳減、資金短缺、進出口貿易風險不斷加大等問題,寧波“疫情經濟”論壇以及圓桌對話進行了專題講解。
“很大一部分中小微外貿企業消費品生產能力很不錯,但由于長期‘按圖制造’,缺乏工業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北侖區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區委宣傳部部長龔國文帶領著調研團隊找到相關外貿工廠負責人交流,“根據調研結果,我們將會進一步研究部署,為外貿中小微企業的市場拓展和轉型升級帶去更多幫助。”
與此同時,寧波外貿企業也在主動尋找機遇入口。“國內消費者和國外的消費習慣有很大不同,外貿企業轉內銷時要‘吃透’每個地區的消費者真正需要什么。”寧波比依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雄浩如此建議。
早在2018年下半年,該公司便成立內銷品牌部,加大對國內市場的營銷“火力”。正是得益于此前針對國內消費習慣的調研,疫情期間,這家企業的訂單不降反增。
“面對國內這個超大規模市場,外貿企業可以趁此機會,充分挖掘巨大的內需潛力。”王曉紅說,“數十年之后,我相信又會有一大批中國的自主品牌企業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政府搭內銷臺,企業唱轉型戲,如此看來,寧波外貿企業“調轉船頭”縱屬無奈,但在撥開疫情迷霧之時,沖破黑暗的曙光終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