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及分類
亞麻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距今已有1萬年以上的歷史。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同時,亞麻還是油料作物,亞麻油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故用來預防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
經濟特征分類,一般把有栽培價值的亞麻劃分為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和油纖兼用亞麻三大類型。纖維用亞麻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從原莖到種子都可加工利用。
亞麻按經濟特征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行業發展現狀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亞麻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顯示:亞麻原產地中海地區,歐亞溫帶多有栽培。中國各地皆有栽培,東北、內蒙古、山西、陜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但以北方和西南地區較為普遍;有時逸為野生。
亞麻地域分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亞麻產量17643噸,比上年增加4520噸,同比增長34.44%;2020年中國亞麻產量16673噸,比上年減少970噸,同比下降5.50%。
2015-2020年中國亞麻產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6-2019年中國亞麻原料累計進口數量呈增長態勢,2020年因疫情的影響,有所下降,亞麻原料累計進口數量16.33萬噸,同比下降21.23%。
2016-2020年中國亞麻原料累計進口數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麻紡織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2019年中國亞麻原料累計進口金額同比增長率高達30%多,2019年增幅達到34.19%,亞麻原料累計進口金額6.75億美元;2020年中國亞麻原料累計進口金額4.53億美元,同比下降32.89%。
2016-2020年中國亞麻原料累計進口金額及增長
資料來源:麻紡織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打成麻進口數量14.41萬噸,同比增長14.27%;短麻進口數量5.64萬噸;同比下降22.31%。2020年中國打成麻進口數量11.36萬噸,同比下降21.17%;短麻進口數量4.36萬噸;同比下降22.70%。
2017-2020年中國亞麻原料(打成麻、短麻)進口情況
資料來源:麻紡織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國亞麻城發展經驗分析
亞麻纖維的吸濕放濕速度很快,能及時調節人體皮膚表層的生態溫度環境。亞麻作為重要的紡織纖維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加工,亞麻加工業不斷轉型升級,朝著綠色,時尚,高附加值的方向迅速發展.在亞麻加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還有不少因素制約著中國亞麻加工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中國亞麻城活思路,抓根本,推進產業鏈條首尾相連,把亞麻產業開發作為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載體,無大企、做大產,有效推進了亞麻產業的集群式發展。集民智,聚民力,推進全民做麻,把激活發展主體、撬動民間資本作為牽動亞麻產業集群發展的切入點,重點突破。
中國亞麻城發展經驗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2-2028年中國亞麻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2-2028年中國亞麻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亞麻行業投資環境分析,亞麻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亞麻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