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作為現代科技與交通運輸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交通在提升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優化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因此,面對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環境,智能交通正成為有效解決手段。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從探索階段進入實際開發和應用階段,特別是近幾年,受益于新型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的落實,疊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智能交通建設需求日益增長,智能交通系統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1513億元增至2353.3億元。
關鍵詞:智能交通系統產業鏈;智能交通市場規模;智能交通投融資;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歷程
一、行業概況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簡稱ITS),又稱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運籌學、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綜合運用于交通運輸、服務控制和車輛制造,加強車輛、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一種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的綜合運輸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是解決城市交通現狀問題行之有效的手段,更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標。
我國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就已經開展在交通運輸和管理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五”前,國內智能交通系統行業以技術引進和少量工程試驗為主,如廣州、天津、深圳、大連、杭州等近 20 個城市引進了國外技術和設備如英國 SCOOT 系統、澳大利亞 SCATS 區域控制系統等。
進入“九五”期間,我國正式開始自有智能交通體系研究。1997 年中歐智能交通系統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智能交通技術開始受到國家重視。2000 年科技部成立全國智能交通協調領導小組,并相繼批復成立了國家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鐵路智能運輸系統工程中心和國家道路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同時我國正式開始進行國家智能交通體系框架、國家智能交通標準體系以及電子不停車等方面的研究和試驗,交通部還專門在北京通州公路交通試驗場建立了智能交通試驗室,撥款 1300 萬元,用于實驗室建設。
“十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重大項目實施,設立了智能交通系統項目評價方法的研究、快速路系統通行能力研究、基礎交通信息采集與融合技術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優化技術、智能交通系統數據管理技術研究、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面向 ITS 領域的應用軟件開發、汽車安全輔助裝置開發、車載信息裝置開發、專用短程通信設備開發、交通信息采集設備開發等課題,掀起了全國各大城市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發、開發、應用和建設的熱潮,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發展正式進入啟動階段。
“十一五”期間,隨著國家“863”計劃設立現代交通技術領域并具體設立“綜合交通運輸系統與安全技術”專題,2006 年科技部設立“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綜合系統”、“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術綜合集成系統”、“廣州亞運智能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系統”、“國家綜合智能交通發展模式及評估評價體系研究”等六個課題,2008 年科技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部、鐵道部和民航總局等單位牽頭成立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等事件相繼發生,我國智能交通科技發展基礎基本形成。發展至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雖整體還較為落后,但隨著國家智能交通投資水平提升,未來整體市場將持續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在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新型智能交通業務不斷涌現,智能駕駛發展日新月異,智慧道路建設需求迫切。從產業鏈來看,目前智能交通系統各產業鏈均已成熟,涉及到通信芯片、通信模組、終端設備、整車制造、軟件開發、數據和算法提供以及高精度定位和地圖等,在各方面都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競爭與合作共存的態勢。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二、產業現狀
作為現代科技與交通運輸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交通在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緩解交通擁擠、減少環境污染、確保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因此,面對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環境,智能交通系統成為推動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實現的有效解決手段之一。近年來,智能交通領域受到的政府關注度日益提升。在政策及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國內智能交通領域投資規模日益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我國智能交通領域投融資規模為28.82億元。
作為現代科技與交通運輸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交通在提升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優化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因此,面對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環境,智能交通正成為有效解決手段。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從探索階段進入實際開發和應用階段,特別是近幾年,受益于新型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的落實,疊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智能交通建設需求日益增長,智能交通系統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已從2018年的1481.4億元增至219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0.38%。
三、發展趨勢
1、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壓力不斷增大。智能交通系統作為緩解交通擁堵、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區,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此外,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能交通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使得智能交通系統能夠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交通管理和服務。綜上分析,未來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智能交通系統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涵蓋了交通管理規劃、出行者信息服務、車輛運營管理、電子收費、汽車移動物聯網等多個方面。這些應用場景的豐富性為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智能交通系統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創造更大的價值。
3、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持續助力
智慧城市建設是當前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智能交通系統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密切相關。智慧城市建設將推動智能交通系統在交通管理、出行服務、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全面應用和創新發展。同時,智能交通系統也將為智慧城市的運行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智能交通系統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