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解讀:
2021年,廣東省全省GDP為124369.67億元,同比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003.66億元,同比增長7.9%,占比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0219.19億元,同比增長8.7%,占比40.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9146.82億元,同比增長7.5%,占比55.6%。
廣東省下轄的21個地級市GDP均在1000億元以上,深圳、廣州、佛山、東莞4個地級市的GDP超過萬億元;省會廣州GDP為28232.0億元,占廣東省GDP比重為22.7%,GDP排名省內第2,深圳的GDP為省內最高,突破3萬億元達到了30664.9億元,占廣東省GDP比重為24.7%,廣州和深圳2個地級市的GDP總和占廣東省GDP的比重接近50%;7個地級市的GDP在1000億元-2000億元之間,4個地級市的GDP在2000億元-3000億元之間,5個城市的GDP在3000-4000億元之間,GDP在4000億元-10000億元之間的僅惠州1個地級市。
2021年,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GDP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14個地級市的增速高于廣東省整體增速(8.0%),汕尾、肇慶、惠州3個地級市的增速超過10%,汕尾同比增速最大,增長12.7;河源同比增長8.0%,與廣東省整體增速持平;茂名、珠海、深圳、汕頭、揭陽、梅州6個地級市增速低于廣東省整體增速,梅州增速最低,同比增長5.5%。
從產業結構看,廣東省有東莞、佛山、惠州、中山、潮州、汕頭、肇慶7個地級市的第二產業占比高于第一、三產業占比,其中省內GDP排名第3-第5的佛山、東莞、惠州3個地級市的第二產業占比均高于50%,其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備,實體經濟蓬勃發展,東莞的第二產業占比最高,達到58.2%;14個地級的第三產業占高于第一、二產業,僅廣州、深圳、珠海、揭陽、河源5個地級市的第三產業占比高于50%,廣州第三產業占比和增加值均為最高,其第三產業占比達到71.6%,深圳第三產業占比62.9%;中山、汕頭、江門的第二、三產業占比差距較小,差距均在2個百分點以內;10個地級市的第一產業占比高于10%,其中7個地級市的第一產業占比高于15%,梅州第一產業占比最高,為19.2%。
據廣東省統計局3月2日發布的《2021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可知,廣東省2021年人均GDP為9.8萬元,按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數據對各地級市GDP進行估算,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珠海5個地級市的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圳人均GDP最高,約為17.5萬元,珠海人均GDP約為15.9萬元,高于廣州(15.1萬元),6個地級市的人均GDP低于5萬元,梅州的人均GDP最低,僅3.4萬元。
注:人均GDP通過2021年GDP/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得出。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八章,包含共享經濟各細分業態典型案例分析,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中國共享經濟投資風險及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