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2281
20000
22
英科研團隊探索光控制取得關鍵新突破
英科研團隊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證明可以通過誘導和測量非線性相移到單個極化子水平來實現光控制,在發展下一代量子傳感和計算技術方面取得了關鍵新突破。這項新研究觀察到,微柱中極化子間的相互作用會導致不同極化模式之間的交叉相位調制。
英科研人員發現DNA復制的關鍵步驟
科研人員使用酵母模型來觀察DNA復制酶的工作機制。他們在低溫電子顯微鏡下發現,與打開DNA雙螺旋以啟動其他細胞過程(如基因轉錄和重組)的方式完全不同,在擁抱DNA后,兩種酶會在一個使雙螺旋變形的過程中彼此遠離,從而啟動DNA開放過程。
科學家發現小腦調控社交行為新機制
小腦在協調機體運動、維持平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小腦中存在少量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輸入,該區域的多巴胺1型受體(Dopamine D1 receptors,D1R)已被證實可參與調控大腦認知功能,但對于小腦中的多巴胺2型受體(Dopamine D2 receptors,D2R)功能了解較少。
科學家揭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免疫系統作用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是一種以隨意肌麻痹為主要臨床特征的損傷運動神經元為主的神經退行性疾病。ALS具有較強的異質性,因發病年齡、疾病進展速度以及癥狀出現的神經解剖部位而分成不同臨床亞型。
科學家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管外膜和大腦之間可交換神經信號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神經和血管系統可在多個層面相互作用。由于斑塊缺乏神經支配,神經元控制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和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我國科學家發現黃花蒿首個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
瘧疾至今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黃花蒿是全球普遍使用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主要天然資源,保障全球優質廉價的青蒿素原料供應對于全球瘧疾防控有重要價值。但黃花蒿基因組雜合度和重復度很高,致使高質量的黃花蒿基因組組裝成為該領域難題。
新研究確定了一種在人類先天免疫系統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近日,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Cedars-Sinai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確定了一種在人類先天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因。這個名為NLRP11的基因有助于激活炎癥反應,從而指揮白細胞攻擊外來物質。
一種糖蛋白在阿爾茨海默癥中的關鍵作用
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5名死于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腦組織進行了“逆向工程”研究,從而發現一種糖分子可能在阿爾茨海默癥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該分子有望作為早期診斷和治療靶點。
科學家實現基于多尺度表征定量的類器官自動高速3D成像平臺
現有的成像方法,限制了對三維器官型培養物(類器官)進行多尺度表征的能力。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實現了基于多尺度表型定量的類器官自動高速三維(3D)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