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來了,天氣太過于炎熱,一些外賣大家都沒有胃口,本身天熱加上重油重鹽的操作讓大家都食不下咽,而這個時候輕食也成為了很多人選擇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段時間對于輕食的討論也很多,甚至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智商稅。
什么是輕食?
輕食最大的特點就是低脂低鹽清爽,和那些重油的外賣都不一樣,輕食選擇的食材都是比較低脂的,主食基本上都是土豆泥紫薯這種,其次葷菜都是選擇的牛肉雞胸肉這種,而且烹煮方式都是稍微煎一下,而蔬菜大部分都是選擇水煮的方式,這樣子做出來非常的簡單,但是很清爽。
圖片來自網絡
輕食,最初的定義是指分量少而容易吃飽的食物。是指午餐和晚餐之間的非主餐時間里,以味覺享受與休閑享受為目的,給人提供適當能量的食物。作為餐飲行業新業態,輕飲食店鋪提供的食物多數以制作過程簡易快捷,消費者不需要花過多時間等待就餐,適應了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輕食其實起源于17世紀歐洲英國貴族的下午茶,但現在,輕食的定義遠不止此。在萌芽期:進入門檻低,進入者成功率較高,經過數年行業發展,輕飲食行業許多優秀人才已經開始往連鎖方面發展。
輕飲食的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輕飲食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爆款產品,主要的輕飲食品牌數量均不超過100個,2020年奈雪的茶有飲食品牌數量74個;樂樂茶有飲食品牌數量72個;喜茶有飲食品牌數量60個;西貝莜面村有飲食品牌數量40個;太二酸菜魚有飲食品牌數量23個。
2020年中國主流輕餐飲品牌數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艾媒、智研咨詢整理
輕食為什么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輕食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看上去比較的干凈,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因為一直在辦公室久坐,身材也容易走形,而輕食吃起來熱量比較低,對于減肥的效果也很不錯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其實外賣很油膩,環境臟亂差也不好,但是輕食至少食材能看的比較的清楚,另外就是夏天吃起來比較的清爽,也不油膩,種類也不算很多,對于比較糾結的人可以直接選擇。
輕食是不是智商稅?
從以上的兩點也是可以看出來的,輕食并不是智商稅,確確實實是有她的受人喜歡的理由的,而且夏天的時候,其實我自己本人也比較喜歡點輕食,確實比其他的外賣清爽很多,而且天氣炎熱也比較能吃下去,不像別的東西,連吃的欲望都沒有了。
所以夏天來臨大家還是可以點一下的,不過輕食經常搭配著一些醬料使用的,比如千島醬這種,這種醬料的熱量還是挺高的,其實為了熱量可以選擇油醋汁,會稍微低一點點。
當輕食成為“新社交”這門生意怎么做
進入中國十幾年,“舶來品”輕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熟知并選擇。2020年12月,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群輕食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調查人群中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費一次輕食,55.7%的人一周消費2-4次,職業為企業普通職員和大學生在輕食消費人群中占比最多。當樂于嘗鮮的年輕人選擇輕食時,他們吃的是什么?
年輕人引領輕食新“食尚”
在北京某金融公司工作的90后女生小魯,為了“在夏天穿上漂亮的小裙子”,已經和同事一起“打卡”多家輕食門店了。“我們經常交流哪家輕食好吃,最喜歡各種低卡(路里)飯,有菜有肉有雜糧飯,吃起來無負擔。”小魯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吃輕食,既節省時間也能好好吃飯、好好享瘦。”
職場媽媽小丹明顯感覺到,隨著夏天的到來,社交媒體上曬輕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雖然產后一直琢磨著減肥,但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她實在沒時間去健身房,于是也加入了輕食愛好者的隊伍中,“除了應酬和家庭聚會,日常都會堅持少油少鹽低卡路里的輕食,看著體重下降,心情也會變得很好,整個人都輕盈了”。
看上去好看,吃起來營養,少油少鹽配粗糧,這是輕食行業留給大眾的直觀印象。雖然被戲稱為“吃草”,但實際上輕食并不是單純的蔬菜沙拉,也不是指一種特定食物,而是一種新型飲食方式。
輕食的“輕”字,擊中了當代年輕人的軟肋,女性都希望自己輕盈好身材,男性也希望自己清爽不油膩。“在輕食當中,人們擯棄了濃重的煙火氣,忘記了做飯做菜的繁瑣,生活變得更加輕松和隨意,輕食甚至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健康概念。
隨著消費升級和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大健康行業受熱捧,輕食逐漸成為一大批年輕人的新“食尚”,層出不窮的各類輕食門店和外賣也成為年輕人“打卡”和“種草”的新陣地。近幾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揚州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食堂,更是瞄準了這股“風”,紛紛推出了輕食檔口。
這樣一個曾經小眾的飲食方式,靠低卡、高顏值和背后的健康理念,在年輕人心中刷了一大波“存在感”。就像現在的新茶飲,年輕人買了高顏值奶茶后在社交平臺上曬圖互動,已成為一種習慣。
做輕食如何抓住年輕人的胃
歐睿國際的一項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輕食代餐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其實,火爆背后,輕食市場在中國也經歷了起起伏伏。
據一項估測,2015-2017年至少有10億資本進入輕食市場,但到了2018年,大量輕食領域創業公司因為種種原因倒閉,資本隨之撤退。如今,隨著“健康中國”成了熱詞,輕食市場“卷土重來”,大量輕食新消費品牌近兩年涌入市場。美團外賣數據顯示,疫情之下,公眾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強,2020年下半年輕食類外賣訂單同比增長50%,同期在線的輕食商家數量也同比增長了27%。
市場廣闊但又競爭激烈的輕食行業,怎么抓住年輕人的胃?
在杭州市推出單品到訂閱制輕食,已成立5年的檬悅輕食在當地的年輕白領中,收獲了大批“忠實粉絲”。其創始人劉宸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們從最初便瞄準年輕白領,“客群以女性為主,我們的營養師會根據國人女性的體質特征,進行碳水、蔬菜纖維、肉類等的配比,嚴格控制熱量。食材新鮮、食品安全是底線,盡管客戶一次性可以訂一周到20天的餐食,但我們會在當天制作,每天中午12點前送到客戶手中”。劉宸介紹說,當下處于旺季,每周約有200-300人訂餐,累計用戶約四五萬人。
和檬悅輕食主打外賣不同,北京的“網紅”輕食品牌蔬小盒已經落地了11家直營門店,最近又簽約了5家新門店。“自行研發了調味品和烹飪方式后,針對季節不同帶來的不同飲食習慣,我們在秋冬季自研并推出低卡飯,以谷物為主,以蔬菜和肉類為輔,既有飽腹感又帶有健康附加值。”蔬小盒創始人張笑松介紹說,沙拉在春夏兩季的銷量占比約為60%,但到了秋冬季節,低卡飯則占總體銷量的60%。
健康飲食是未來一大趨勢,盡管輕食只是一類細分行業,但仍在迅速崛起,從自身數據看,2021年3月的銷量已創了歷年新高。目前我們為很多互聯網公司提供企業團餐解決方案,未來我們還將針對家庭健康飲食推出更多業務。
千億輕食市場蛋糕雖大,但不能盲入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80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輕食代餐相關企業。近5年來,我國輕食代餐相關企業年注冊量整體呈上漲趨勢。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2020年新增輕食代餐相關企業3417家;截至2021年8月1日,我國已新增近507家。
2012-2021年中國輕食企業數量
(注:僅統計企業名稱、品牌/產品、經營范圍為輕食的企業,統計時間為2021年8月1日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艾媒、智研咨詢整理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二三線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和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增加,輕食代餐消費將向二三線城市發展,開發空間巨大。


2021-2027年中國輕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輕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1-2027年輕食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輕食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