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內燃機取代了馬車;如今,內燃機正面臨著電氣化、智能化時代的變革。
整車 OTA、自動駕駛、智能網聯,這些是智能化的大方向,與之對應的是,當下的電子電氣架構已經無法承載這樣的需求,新的變化已經在悄然發生。
而整個行業,將迎來“域控制器”時代。
自主品牌加快電氣化轉型
今年北京車展上,奇瑞新能源發布了@LIFE 平臺。
基于這個平臺,發布了其新一代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架構技術,@LIFE平臺將從傳統 CAN 總線分布式電子架構,向域控制器+以太網+CAN 融合式電子架構轉變。
今年,領克也正式發布其專屬純電架構,名為“SEA 浩瀚”。 SEA浩瀚架構的研發始于四年前,也就是2016年。四年磨一劍的SEA浩瀚架構,是目前全球帶寬最大的純電架構。軸距范圍從1800mm-3300mm,實現了從A級車到E級車的全尺寸覆蓋,可滿足轎車、SUV、MPV、小型城市車、跑車、皮卡及未來出行車輛等全部造型需求。
7月,長城正式發布了檸檬平臺,兼容多種動力形式(純電、內燃機、混動、燃料電池),也走上了域集中的道路。
4月,小鵬汽車在 P7 上下放了基于 NVIDIA DRIVETM AGX Xavier 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目標自然是實現更強的自動駕駛能力。此后,小鵬汽車后續車型將繼續搭載 NVIDIA 的 AI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來到9月,理想汽車、NVIDIA以及德賽西威達成合作,理想將會在 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 SUV上搭載基于Orin系統級芯片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但蔚來目前還沒有公布類似的計劃,不過相關布局和規劃也只是時間問題。
海外品牌開始發力“域控制器”
放眼海外品牌,最早開始的是大眾。
zFAS域控制器就是大眾奧迪推出的,zFAS雖然是3年前的產物,但是確實給業界樹立了一個標桿。
為了加速電動化轉型,大眾發布了MEB純電專屬平臺,ID 3作為首款量產純電車型,將搭載名為E3的跨域融合式架構。
通用汽車也在2019年發布了新一代電氣化架構,并且支持整車OTA;這套新的架構,也通過系統集成的方式減少了控制器的數量,具有更好的擴展性和更高的性能。
奔馳在今年也坐不住了,在6月份和英偉達達成合作,雙方將基于英偉達自動駕駛平臺打造新的車載計算架構。將共同開發AI和自動駕駛汽車應用,包括SAE L2級和L3級的自動駕駛功能。
最早,將會于2024年部署到梅賽德斯-奔馳的車型上。
不難發現,無論主機廠還是軟件供應商,都在朝著域控制器的方向發展。為什么汽車行業發突然迎來變革?
根本原因在特斯拉
當傳統造車還在從分布式向集中式過渡,完成向多域的跨越,而特斯拉已經發展到了下一步。
跨域融合,不再根據功能劃分各個域,而是以區域進行劃分,而是按照自動駕駛及娛樂域控制模塊、右車身控制器BCM RH 和左車身控制器 BCM LH進行劃分。
此前,廣泛應用的ECU算力不能協同,從而造成很大的浪費算力高的需要向下兼容,同時分布式架構中的上百個 ECU 供應商各異,導致無法進行統一的維護升級,同時增加了軟件開發難度。
而域控制器的出現,減少了布線,降低了整車成本,同時降低了軟件開發難度。
特斯拉在美國時間7月22日公布了其最近的一項專利技術,新專利將更新布線結構,計劃將Model Y的車內線束長度降到1.5公里。
馬斯克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正在開發新的布線結構,計劃將Model Y的線束降到100米。”
特斯拉對于行業的推動作用非常大。但是,這也只是原因之一。
總結:
不難發現,域控制器的出現,讓主機廠、供應商們的關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汽車軟件的價值正在上升,這也讓一些傳統主機廠們越來越重視軟件研發能力。
原有的造車模式已經發生改變,主機廠著力打造自己的軟件研發團隊,更愿意將最核心的東西握在自己手中。下一個階段,主機廠和供應商的關系將面臨新的調整。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