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頭條不是“美國大選”,就是“馬云爸爸”,吃瓜群眾已經搬好小板凳準備看熱鬧。
昨天,“馬云爸爸”又上熱搜了,反正他每次上熱門,不是跟錢有關,就是跟錢有關,這次也不例外,今年雙十一,你“貢獻”了多少人民幣?
11月5日,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正式發布。
今年共有400名富豪上榜,新上榜者有68位,阿里巴巴主要創始人馬云以4377.2億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富豪榜首,馬化騰、鐘睒睒位列二三。據悉,登榜者總財富比2019年增長了8,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5萬億。
今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100名富豪中共有30位富豪來自地產行業,或者其多元化企業集團中包含房地產業務。福布斯中國富豪百強中,“房企”老板占到3成,可見房地產業在中國的造富能力依然強勁。
過去二十年里,最賺錢的投資是什么?相信大多數人肯定會說是:房地產。
的確,在這幾十年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巨大經濟沖擊,房地產也成為人們口中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但今年樓市行情尤為特殊,很多人說房地產行業“不行了”,樓市要涼……
“絲絲寒意”能感受到,“寒風刺骨”還不至于。
畢竟2017年福布斯網華人富豪榜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凈資產超香港首富李嘉誠1億美元成亞洲首富,馬云位列第三。時隔三年后的中國富豪榜中,王健林跌落至第30名,從亞洲首富到中國第30 ,這其中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這些年,國內關于房地產的話題爭論很多,五花八門,網絡上很多言論讓你迷茫又困惑。作為國民第一話題的房地產,需要冷靜客觀地去分析。
近幾年中央一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自從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后,“房住不炒”開始成為中國房地產調控的一個主基調,此后多次中央層面的重大會議中都曾提及“房住不炒”。
都說2019年投資難融資更難,買房賣房難,企業政府都難,長租難、商辦更難……
2020年似乎比這還要難。丁祖昱曾說,未來十年,“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制造業”。他認為,制造業具備的特征,房地產同樣具備,特別是房住不炒之后,房地產投資屬性逐漸減弱,消費屬性逐漸加強,這意味著,房地產是制造業的特征會越來越明顯。
未來十年最核心的是融資能力,未來房地產行業利潤非常有限,長期都是高成本資金,壓力非常大。
在今年上半年,各房企都面臨資金流斷裂,且各地政策施壓下,在房企競得土地,交房標準等方面提升標準,自動過濾掉劣質房企。
隨著中央不斷強調房住不炒,房子剛需屬性逐漸顯露,房企制造性、服務性性質逐漸增強。作為企業來講,造富是其必要功能,但房子已不是個人造富手段,房企也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延伸,適應時代、政策發展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