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過,氣溫也逐漸降低,溫壺黃酒、蒸些螃蟹成為這個季節常有的畫面。不過,上海市民王女士今年的購蟹體驗卻不太好。
“蟹券商標注的是每只3.5兩,收到貨后目測頂多不過2兩,用電子秤一稱最大的一只才2兩半。”王女士拍完照向客服反映并與售后電話溝通幾番后,這家老品牌同意了全款賠付并不用退貨。只是,這頓已經計劃好的月度家宴,最后還是通過生鮮電商購買了幾只四兩螃蟹來彌補。
每年秋季家里至少要購買5次螃蟹,陽澄湖、洪澤湖、松江蟹都會購買一些,自己從前還去去菜場,后來女兒女婿每年都會送螃蟹禮券就不怎么去線下購買了。
像王女士這樣的大閘蟹擁躉者不在少數。大閘蟹產業規模2019年突破1200億元,年增速約20%,到2020年我國大閘蟹市場規?;蚪咏?500億元。
不過,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我國每年大閘蟹總產量基本維持在80萬噸,再加上部分出口,在有限的產量和日漸增長的需求之間,良莠不齊的大閘蟹企業的品牌化和規?;愤€有不小的距離。
江蘇占半壁江山
“遙知漣水蟹,九月已經霜??飳嶞S金重,螯肥白玉香。”我國已有5000多年的吃蟹歷史。《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顯示,2014~2018年,全國有大閘蟹養殖報告的省份共計29個。江蘇、湖北、安徽、遼寧、江西和山東六省一直占據前六位,在全國總產量中的占比保持在93%左右;其中,江蘇大閘蟹產量占據半壁江山。
以工商登記為準,目前我國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且經營范圍含“蟹”的“蟹企”數量已超過2.8萬家。“蟹企”的類型主要為個體工商戶和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占50.6%和23.3%。
而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大閘蟹”,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大閘蟹相關企業超過7600家。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近66%,有限責任公司占比近27%。
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省的大閘蟹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5300家,占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70.03%。其中,蘇州市相關企業數量超過4100家,占全國54%。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為廣東省和安徽省,均有超過200家大閘蟹相關企業。
最為消費者推崇的陽澄湖大閘蟹,除了優良的先天自然條件,還離不開后天品牌的推廣。
大閘蟹屬于降海性種類,也就是在海里產苗,長大一點后就洄游而上,陽澄湖離長江口比較近,自然條件不錯就會生產得很好,再往上去太湖等湖域其實也不錯。
“不僅是陽澄湖、太湖,包括上海松江、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產的螃蟹都不錯,只要是蟹的成長與生態環境不錯,差別不會太大。大家不要去特別迷信一個品牌,可以去嘗試更多湖區的產品。”
陽澄湖的品牌效應明顯優于其他湖區的大閘蟹,和當地政府前瞻性地打造也有一定關聯。
就在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把“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7.250, 0.09, 1.26%)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從陽澄湖湖區113平方公里,擴展至周邊516平方公里,生產面積為18408公頃。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防偽專用標識分為兩種,其中紅色蟹扣代表陽澄湖湖區圍網養殖(核心湖區蟹),綠色蟹扣代表陽澄湖沿湖高標準改造池塘養殖(塘養蟹)。
在沒有區分紅扣和綠扣之前,有一些池塘蟹,部分商家其實也是以這種紅扣蟹出去售賣的。今年有了這個區分,消費者能更加直觀地明白其中的區別。“紅標就屬于核心產區的,因為養殖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約產量相對少,所以價格貴一些顧客也能理解。”
以他家的螃蟹為例,一只四兩半的頂級母蟹(核心湖區蟹,公蟹五兩半),售價在160元,而三兩半一只售價為110元,再小一點的70多元,40多元的都有。“各個價位的螃蟹都有,不過,喜歡購買大閘蟹的群體一般還是屬于有一定購買能力的,他們的鑒別能力也不錯。要想穩固吸引這部分消費群體,更要有操守地把產品做好。”
數據顯示,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預計全年產量10260噸左右,其中圍網養殖區產量1500噸(核心湖區湖蟹)左右,沿湖周邊高標準池塘養殖(塘蟹)產量8760噸,由于加入了沿湖池塘高標準養殖的螃蟹,產量較去年增加了好幾倍。
新入場者如何突圍
日益增長的市場吸引了更多企業入圍。
近年來,我國大閘蟹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總量持續增長。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已新增500余家大閘蟹相關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同時包含“陽澄湖”和“大閘蟹”的企業數量超過1200家,占全國16.6%。
對于品牌的打造,陽澄湖也對新入場者提供了一些路徑參考。
第一批加入線上銷售的個體戶。不過在4年前,他就決定關掉網上平臺的店鋪。
資料顯示,自2002年開始,陽澄湖進行了三輪圍網養殖壓縮,尤其是陽澄湖作為蘇州第二飲用水源地之后,整治力度尤其加大。
為保護生態環境,經多次壓縮,2020年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已從最高峰時的14.2萬畝壓縮至1.5萬多畝。
“養殖面積減少之后,我們就發現如果再維持線上渠道,產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4年前就把淘寶、天貓等線上店鋪關掉了。“根據目前我們類似家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產量不是無限大的,但銷售需求持續增加,中途有一段時間會沒有產品去賣,尤其是減產之后更不能沿用以前的銷售模式,需要慢慢地賣。”
在他看來,如今入場者的增多,反倒會出現新機遇。“一旦你用好的產品抓住了這個契機,就能像磁鐵一樣永久地吸住客戶。”
“今夏高溫天氣不長,特別適合螃蟹生長。”養殖業者表示,閏月也延長了大閘蟹的生長時間,主要產地的品質明顯高于往年。
今年雖然有疫情,他們的銷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同比增長了20%。加上養蟹技術和蟹苗品種質量隨之提高,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今年的蟹個頭也比往年高。
不過,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大閘蟹養殖戶超六成是個體戶,因此,也難免會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
我國大閘蟹行業仍處于比較低端的發展節點,存在一些欺詐行為。未來建議往五個方向去走,分別是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規?;?,“把這些個體的企業逐漸進行整合,形成大型的股份制公司”。
大閘蟹個體養殖群體眾多也有一定優勢,“大型國營企業在養殖時效率比較低,而個體經營者就比較靈活。此外,現在個體養殖戶經常來高校和行業協會學習,養殖技術層面已經比較成熟。”
下一步建議政府和直屬部門加強對個體養殖戶的引導,讓擁有良好生態的湖區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大閘蟹,比如江西軍山湖大閘蟹、松江大閘蟹等。
“目前當地政府一直在資助做得比較好的個體戶,我們高校也往往會和其中的龍頭企業合作,不過,有時候目的性導向太明確的話,可能對其他正處于發展中的企業不太公平。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每年適時地調整情況,根據大閘蟹的培育品質來選擇做得好的企業,平等地促進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