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頭苦干近兩年之后,拼多多選擇進一步擴容“新品牌計劃”。
10月22日,拼多多宣布的“新品牌計劃”2.0版本,2021年~2025年將扶持100個產業帶,定制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元銷售額。
2018年底,拼多多首次推出“新品牌計劃”,當時的目標是扶持1000家各行業工廠。從1000家工廠到100個產業帶,拼多多的胃口明顯變大。
“參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定制研發的企業已經超過1500家,累計推出定制化產品達4000多款,訂單量突破4.6億單,今年三季度日均定制化商品銷售量超過200萬單。”過去兩年的成績單顯然給了拼多多更多底氣。
眼下電商平臺競爭白熱化,前端爭奪流量、品牌和用戶,阿里、京東均開始將戰火轉向后端供應鏈的爭奪。談到競爭,拼多多副總裁陳秋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很大,無論是平臺還是C2M相關產業的增速,可以同時保證幾家都有很好發展。”
不過在談到拼多多的差異化優勢時,陳秋進一步表示,拼多多的經營成本和流量成本都更低。
胃口變大
據拼多多公布的升級方案,“新品牌計劃”將在四方面擴容。
除了扶持100個產業帶,帶動1萬億元銷售額之外,合作伙伴擴容,從頭部代工企業為主,擴展到為全中國優質制造企業服務,數量從1000家提升至5000家。
拼多多承諾更大資源投入:百億補貼、秒拼事業群等拼多多核心優勢資源開始加入“扶持資源包”,為企業提供定制化品牌推廣方案。
合作模式也在創新:新品牌計劃剛推出時,主要目標是幫助代工企業孵化自主品牌,升級后變成代工企業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銳品牌扶持、國貨老品牌再造等四種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大批外貿工廠轉向內需市場,也給新品牌計劃擴容帶來機會。據陳秋介紹,針對外貿工廠轉型,拼多多已經有成熟的解決方案。開拓了專門的綠色通道,廠商可以直接、簡單地入駐拼多多;平臺也劃撥了很多流量對接代工企業,給初始流量,幫他們在平臺起步。此外還在不斷完善培訓計劃,幫助工廠了解、用好電商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