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養豬和飼料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上市公司大北農開辟了新業務。
公告顯示,大北農擬以自有資金5782千萬元收購內蒙古益嬰美乳業有限公司70%的股權,并向標的公司增資人民幣5000萬元。
據了解,內蒙古益嬰美乳業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國圣牧的全資附屬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乳制品,包括有機嬰幼兒奶粉。而大北農則是一家以養豬和飼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那么,大北農為何放著好好的豬不養,轉而收購一家乳制品公司呢?
這可能要歸因于大北農董事長的乳制品夢情節。
1994年,浙江人邵根伙于創辦了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一家農業高科技公司。自上市后,公司營收不斷增長,但近5年來,受豬周期或是公司戰略影響,大北農的業績雖未虧損,但出現較大波動。
從2014-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84.5億、161.0億、168.4億、187.4億、193.0億和165.8億,凈利潤也隨之出現較多起伏。2017年,公司的凈利潤為12.65億,而2018年凈利潤直接腰斬,僅有5.07億。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正是大北農董事長兼總裁邵根伙的重心向中國圣牧轉移的時候。中國圣牧是國內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2016年,邵根伙加大了對中國圣牧的收購,并于2017年6月成為中國圣牧董事長,隨后辭去了大北農的總裁職務。
但是受奶價下降、自有奶品牌銷量下降等影響,中國圣牧的日子并不好過。2016-2018年,中國圣牧分別虧損6.81億元、9.86億元、22.25億元,股票也一度成為“仙股”。邵根伙的加入也沒能挽救中國圣牧的業績。
2018年虧損最為嚴重之時,也是轉機出現的時候。當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與蒙牛合作成立了新的合資公司,轉移了其在下游的相關資產和產業鏈。
抓住了與蒙牛合作的機會,2019年,中國圣牧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2774萬元。
截至今年7月底,蒙牛已經取代邵根伙,成為中國圣牧的最大股東。對于蒙牛來說,它更希望圣牧專注主營奶牛養殖業務。在這個背景下,益嬰美的出賣也就順其自然。
據了解,益嬰美在近三年來持續虧損,從2018年到今年前7月,益嬰美分別虧損654.7萬元、638.66萬元和117.53萬元。
中國圣牧也在公告中表示了原因,一是嬰幼兒奶粉項目目前尚未完成,還需1.55億元資金投入;二是未來建立嬰幼兒奶粉品牌和銷售渠道需要大量投入;三是股權轉讓將使集團收回約5780萬元股權投資及目標公司欠付圣牧高科的4600萬元的集團內應收款項。
大北農在公告中表示,根據研究報告,高端有機奶在未來三年將有500億的釋放空間,而且益嬰美上一年度未實現盈利,交易價格令雙方滿意。與中國圣牧的深度合作,將有利于實現大北農養殖產業鏈、種植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乳業產業鏈的有效補充。
當前中國乳制品市場中品牌眾多,競爭激勵。以養豬和飼料為主業的大北農是否能夠在乳制品市場中分一杯羹還面臨較大挑戰。


2025-2031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共十五章,包含乳制品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策略探討, 乳制品行業投資前景與風險控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