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街頭混亂疊加今年的疫情,讓香港的經濟嚴重下滑。雖然李嘉誠的香港商業帝國陷入掙扎,但是李嘉誠仍然保持著香港首富的頭銜。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都要歸功于早期對Zoom的投資。
大賺近1200倍
持倉占李嘉誠全部身家的三分之一
對ZOOM的投資,可能是92歲的李嘉誠這一生最成功的投資。
2013年,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了ZOOM的B輪融資,成為公司的首個機構投資者。兩年后,又參與了ZOOM的C輪融資。
據悉維港投資在此期間共向ZOOM投資了850萬美元,持有8.5%的股份。
今年,由于疫情導致辦公室和學校關閉,迫使人們舉行線上會議和課堂,ZOOM成為疫情期間的“當紅炸子雞”。
這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周一發財報稱,銷售額在截至7月31日的3個月里增長了355%, 是上個季度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員股里的業績亞軍。該股周二進一步上漲了41%。
截至9月3日,ZOOM股價較今年年初上漲超522%,股票總市值約1195億美元。
李嘉誠所持股票的價值也超過100億美元。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他現在身家高達326億美元。
也就是說,ZOOM一家的股票市值就占了李嘉誠身家的三分之一。
李嘉誠投資Zoom背后的“推手”
據21報道,促成Zoom這筆投資的推手正是維港投資共同創辦人周凱旋,她曾在美國與袁征見面后敲定這筆投資。
“我總是這樣比喻——人與人基因相似度可高達99%,但就是這1%造就你的獨特和與眾不同。”維港投資共同創辦人周凱旋曾在談及當時為何投資Zoom時坦言。
事實上,李嘉誠一向對“顛覆性科技”情有獨鐘,維港投資過往的投資戰績彪炳。
維港投資被外界譽為李嘉誠財富版圖的一大支點,是一家主要投資高新科技中早期項目的創投公司,一直由周凱旋管理。
周凱旋曾公開表示,維港投資的投資邏輯分成兩類: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或者有解決巨大問題的可能,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的科技。其中包括2008年投資了Siri公司,2012年投資了DeepMind公司,DeepMind隨后開發了AlphaGo。
維港投資由李嘉誠私人持有的李嘉誠基金會擁有,他曾多次形容基金會是他“第三個兒子”,專注于支持教育及醫療項目。早在2006年,李嘉誠將個人財富的三分之一建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并在 2018年退任長和主席后專注基金會工作。
地產大亨變身科技大亨
李嘉誠還投了這些……
眾所周知,靠塑膠花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李嘉誠,實際上是靠房地產發家致富,并最后在基建、銀行等多個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
但事實上,步入晚年的李嘉誠對科技產業的布局思維卻超前于很多年輕人。
除了ZOOM,李嘉誠旗下的這家科技投資公司維港投資,投中了不少明星項目,例如:
Facebook(美國,社交媒體)
Impossible Foods(美國,人造肉)
Siri(美國,語音識別)
DeepMind(英國,人工智能)
Skype(盧森堡,即時通訊)
Spotify(瑞典,數碼音樂)
Airwallex(澳大利亞,跨境支付)
Waze(以色列,導航)
……
維港投資成立于2002年,按官網公布的資料,其投資組合遍布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盧森堡、荷蘭、以色列、中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共計100個項目。
從地域來看,維港投資目前的近一半投資位于美國,共投資了46家公司,包括人造蛋白公司Perfect Day、植物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等。同時,“初創之國”以色列也頗受李嘉誠的青睞,維港投資已經在該國投資了15家公司。
覆蓋的領域,包括金融科技(如Airwallex)、量子計算(如Q-CTRL)、合成生物(如Impossible Foods)、輔助生殖(如Harrison. ai)、衛星(如Fleet)等多種高新科技行業。
顯然,維港投資投的100個項目中,ZOOM是最成功的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