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海)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洽談會暨電商扶貧青海行7日舉行,中國電商扶貧聯盟成員與青海省部分企業現場簽訂采購、戰略合作以及平臺入駐等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金額近7000萬元,推動“青字號”優質農特產品從世界屋脊走進全國千家萬戶。
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席李曉林介紹,自2018年8月中國電商扶貧聯盟成立以來,堅持把開發式扶貧作為脫貧的基本途徑,挖掘貧困地區優質農特產品,打造區域明星品牌,促進農特產品產銷對接,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截至目前,中國電商扶貧聯盟及29家成員單位,已累計幫助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對接銷售超過50.17億元。主動對接幫扶及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并達成多項合作和意向采購。目前,聯盟專項扶貧行動已覆蓋中國22個省(市、自治區)478個貧困縣842家企業,帶動貧困戶8萬余戶。
“作為電商的主管部門,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把激活和促進貧困地區‘造血機能’作為重要目標,針對貧困地區農產品存在的銷售缺平臺、市場缺品牌、行業缺人才、產業缺整合等短板,著力發揮電子商務在暢通供需匹配對接,賦能地方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統籌政府與社會力量,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的挖掘建設,電商人才的培養,市場主體的培育以及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等工作。”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表示。
經過前期1個多月的溝通磋商,中國電商扶貧聯盟成員與青海省部分企業現場簽訂采購、戰略合作以及平臺入駐等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金額近7000萬元。
青海省副省長楊逢春介紹,青海省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牽引,著力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促進產銷銜接持續穩定,推動了青稞、牦牛、藏羊、冷水魚、藜麥、枸杞、菜籽油、馬鈴薯及民族手工藝品等高原特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不僅提升了青海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還全面帶動了貧困戶持續不斷增收,為助力青海脫貧攻堅、活躍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食品企業電商發展路徑及構建策略,食品行業電商風險控制與投資建議,202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