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的電池企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比亞迪、國軒、力神等這些知名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都比較高。尤其是創立于1995年的比亞迪,在國內有很高的影響力,但是近年來比亞迪的電池相關業務的營收占比卻不高,在其2019年的年報中僅為97億元。
而中國還有一家很知名的電池企業,那就是寧德時代,這家企業成立于2011年,然而卻在成立不到9年的時間里,實現年營收將近457億元,而僅靠“動力電池”這一塊的營收就高達385.8億元,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從目前國內的電芯企業來看,寧德時代的實力無疑是最高的,可以說是中國電池行業的翹楚。
不僅在國內,寧德時代在國際上同樣處于領先地位,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根據“SNE研究”2019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寧德時代2017、2018、2019連續3年在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保持第一。在2019年《財富》未來50強榜單公布中,寧德時代排名第四,遠超電動龍頭比亞迪。2020年2月,創始人曾毓群以970億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5位。
放棄鐵飯碗,投身從商
寧德時代的創始人曾毓群是一個出身草根的人,1989年畢業于船舶工程系,后來被分配到一家國企,做著一份令人羨慕的穩定工作。
但是曾毓群卻對這種一眼可以望到頭的工作感到很壓抑,覺得沒有一點奮斗的激情,于是在工作了3個月之后他就選擇了辭職走人,后來便加入了東莞新科電子廠。在新科電子廠,曾毓群找到了工作的激情,所以他在這里一干就是十年。
憑著出色的專業能力,他當上了工程總監。就在大家認為曾毓群會因此而安定下來時,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離開了新科電子廠,并且拿出十年來的所有積蓄,與梁少康、陳棠華、曾毓群等人在香港注冊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并在東莞成立了首家工廠。
購買專利被坑,攻克難題一戰成名
ATL成立以后,曾毓群就進行了前期市場調查,確定了ATL的產品為聚合物軟包鋰電池的方向。接著曾毓群就飛往美國,向貝爾實驗室購買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但是令曾毓群沒有想到的是,這項技術暗藏著一個致命的缺陷——聚合物軟包電池在反復充放電后,會鼓氣變形,因此影響到了繼續使用。
這件事無疑給了曾毓群當頭一棒,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想辦法找出其中的原因。在經過初步判斷后,他想到問題可能出在電解液成分上,于是便聯系電解液生產企業,做出了七個配方,進行測試。
而這時團隊又即將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資金的缺乏,如果這次的測試失敗了,帶來的就是嚴重的后果。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星期后,他們的測驗成功了,接著ATL的團隊憑著一股干勁,最終實現了聚合物軟包電池的產業化。
恰逢此時,國內手機產業爆發。ATL靠著高性價比,一下子就打開了手機市場,三星、華為、VIVO等國內知名手機品牌都成了ATL的大客戶,2001年的時候,ATL的軟包鋰電池出貨量達到了100萬枚。
成功后的取舍
雖然ATL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它的大股東卻是日本知名企業TDK,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局面。2011年,曾毓群決定抽離TDK,并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把ATL大部分業務讓出去,而且把動力電池部門分離出來,從TDK分離出來后曾毓群便成立了寧德時代,也就是CATL。
2012年,寧德時代成為了華晨寶馬的供應商,但是華晨寶馬作為國際知名車企,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這給剛成立不久的寧德時代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不過,曾毓群并沒有就此而退卻,而是看到了挑戰背后的機遇。
后來寧德時代正是抓住了這個機遇,通過和華晨寶馬的合作,才使其名氣得到了提高,不僅如此,華晨寶馬嚴苛的技術要求也讓寧德時代得到了進步,從此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巨頭的車企。
2018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首日漲幅44%,總市值就已經接近800億,如今市值已經翻了幾倍高達4500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電池行業巨頭。
其中在2019年,市場準入的新能源車型為4600余款,有1900余款車型的動力支持就是寧德時代所提供,市場占比高達41.5%,穩居行業第一。
雖然寧德時代如今已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居安思危是寧德時代團隊最正確的,相信經歷過艱難與坎坷的曾毓群,會更加懂得這個道理,也會帶領團隊把寧德時代做得越來越好。


2025-2031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電池行業下游需求及前景預測,中國電池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電池行業投資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