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企業針對營銷人員組織了很多在線培訓。在線培訓的效果肯定比線下培訓差,在學習現場,在授課老師、現場領導和周圍學員的影響下,學員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效果肯定更好。問題是,在線培訓的效果差多少?
在線培訓提升有效性
有互動的在線培訓比沒有互動的效果好。這個互動不是指問題區、聊天區的文字提問,而是通過視頻、音頻的直接回答問題,并與老師溝通交流。在線培訓,包括沒有直接互動的直播課也有優點,就是可以錄播回看。如果當時學習狀態不好,聽得不仔細,可以回看,只是大部分人都不會主動回看。
對老師而言,在線授課有兩個好處,一是減少了差旅時間成本,二是坐在電腦前講課畢竟比在現場站著節省體力。但是,在線培訓對授課老師也有挑戰,比如看不到學員愛慕的眼神,情緒狀態要弱一些,無法使用習慣的現場互動和肢體表達。
總之,在線培訓將成為企業外地銷售人員培訓的補充形式,但要提升有效性:
1。主要用于信息傳遞,主題與學員當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直接相關。即使是有互動的在線培訓,互動也非常局限,只能依靠培訓主題來抓學員的注意力。
2。線上課程還要花更多時間去“打磨”。企業要根據在線學習的特點和學習效果,持續優化線上課程,評估選擇優質線上課程,更多投入、更好效果。
3。在線培訓對授課老師的要求更高,企業要用新的評估標準來選擇老師。在線培訓節省了學員、老師的差旅時間和費用,以及培訓場地、住宿和用餐等費用,但也損失了培訓效果,如果授課老師能提高在線培訓效果至接近線下培訓,企業應該支付更高的課酬。
團隊和主播通力合作
多年前,大型學術會議視頻直播就已經成為線下會議的補充形式。大會有很多講者,主題不一,講課能力有很大差異。聽者在現場都很難保持注意力,線上更難堅持,最后都只是掛在線上而已。
在線直播的時間很短,通常一兩個小時,幾個講者圍繞一個主題,分別分享30分鐘左右,然后有一個簡單的討論。如果直播會議主辦方的目的只是為了在行業內、市場上賺個吆喝,線下會議如火如荼之后,這類直播就會慢慢減少。問題在于,單純線上直播會議,能否作為線下會議的補充形式延續下去?
線下會議有四個關鍵因素:一是主題和講者。二是會場的儀式感。三是講者、參會嘉賓、主辦方之間的面對面互動。四是會議前后的服務。線上直播的關鍵因素只剩下“講者和主題”。再具體一些:一是講者的影響力,二是會議內容帶給聽眾的助益。
高級別領導、學界大咖、學界網紅、位高權重者出場,人氣大,傳播效應更佳,內容就不是特別重要了。但是這些講者很難邀請,不可能高頻。值得討論的問題就剩下一個:能不能讓直播的內容對聽眾更有幫助?這就到了企業在線培訓類似的問題:如何找到對受眾有價值的內容?如何找到愿意打磨內容,減少信息損耗的講者?
會議主辦方的專業水準是前提,然后是如何影響講者的講課內容和傳遞方式。大部分講者位高權重,對自己講課的內容很自信。更難的是,大部分講者工作非常繁忙,沒時間為直播課專門準備內容,大多是由助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做的課件,一套PPT走天涯……
所有成功的直播都是由專業團隊和主播共同花費心力打造。通過線上直播,給受眾傳遞有價值的內容,成為可持續的傳播手段,對主辦方的專業要求非常高,也有很多天然障礙要克服。


2025-2031年中國企業在線培訓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企業在線培訓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5-2031年企業在線培訓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企業在線培訓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企業在線培訓行業投資規劃建議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