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不受疫情影響,反而逆勢增長22%。連續多年的行業高增長之下,阿里系資金開啟了“買買買”模式。這次,擬66億元再次加倉圓通速遞。此外,圓通速遞還擬募資不超45億元加強布局網絡樞紐中心和補血。
回想不久前京東與申通快遞之間的“掐架”,以及此次圓通速遞的資本大動作,快遞行業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向寡頭競爭轉變的格局正在形成。可以預見的是,行業風起云涌將不止于此。
阿里系66億元再次加倉
9月1日晚,圓通速遞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與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網絡”)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17.406 元/股向阿里網絡轉讓 3.79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 12%,轉讓總價款為66億元。
本次轉讓完成后,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上海圓鼎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3.16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1.65%,蛟龍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喻會蛟、張小娟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轉讓前,阿里網絡未直接持有圓通速遞的股份。但事實上,阿里系早已入股圓通。阿里創投、菜鳥供應鏈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圓通速遞3.3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5%。轉讓完成后,加上阿里網絡持有的12%股份,阿里系將持有圓通速遞合計22.5%的股份。坐穩第二大股東。
17.406元/股的轉讓價格,相比9月1日的收盤價16.7元/股溢價4.2%。溢價轉讓股份,原因是“為進一步強化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之間的資本合作紐帶,促進雙方共同推進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數字化技術等的協同合作和優勢互補,增強雙方全球化綜合服務能力”。
從剛發布的中報業績來看,圓通速遞第二季度業績強勁增長。上半年公司業務完成量 49.36 億件,同比增速為29.49%,實現營業收入145.81 億元,同比增長 4.5%;歸母凈利潤 9.71 億元,同比增長12.55%。而其中,第二季度業務完成量32.71億件,同比增速為52.47%;歸母凈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40.63%。
值得注意的是,圓通速遞國際上半年表現突出,實現主要業務收入22億港元,歸母凈利潤9546萬港元,同比增長超17倍。
受基本面支撐,圓通速遞第二季度以來股價漲幅明顯,截至9月1日,累計漲幅為45.83%。其中,第二季度累計漲幅為27%。
擬定增募資不超45億元
9月1日晚間,與控股股東轉讓股份一起發布的,還有圓通速遞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32億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45億元。完成定增募資后,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項目、運能網絡提升項目、信息系統及數據能力提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
項目是重點投資項目,擬投資總額59億元,使用此次募資資金28億元。
公司表示,樞紐轉運中心是公司輪輻式網絡中的核心節點,是網絡型快遞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截至 2020 年上半年末,公司已在全國形成了由73個轉運中心組成的樞紐網絡。
本次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項目是公司近年來持續優化樞紐轉運中心布局的延續舉措,項目實施后將有效提升樞紐轉運中心的集中分揀、集散及轉運能力,進一步優化公司現有的轉運網絡。
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搶奪市場份額的今天,頭部快遞服務企業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持續優化自動化分揀和智能倉布局,目的是提高分揀效率和精準化服務質量、同時降低單價成本,提升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圓通速遞上半年降本控費效果明顯,單票成本2.13元,降幅達24.05%。其中,單票運輸成本下降 31.26%,單票中心操作成本同比降幅達15.02%。成本持續改善,是圓通速遞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業份額繼續向龍頭集中
阿里系持續加倉快遞服務業,背后是行業持續穩定、高速的增長態勢。且近幾年在阿里系等大資金的介入整合下,國內快遞服務行業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1年至2019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由36.7億件增至635.2億件,年均復合增長率約42.82%,且我國快遞業務量自2014年起已超越美國并連年穩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年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338.8億件,在疫情影響之下仍然實現同比增長22%。
值得注意的是,頭部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增速遠超行業平均增速,部分中小型快遞服務企業逐步退出市場。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快遞行業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CR5已超過73%,快遞服務企業在業務量、市場份額、資產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均已出現分化,行業份額繼續向領先龍頭集中。
圓通速遞曾在不久前接受機構調研中表示, 2020年是快遞行業由龍頭競爭向寡頭競爭轉變的關鍵年份。公司將在積極應對價格競爭的前提下,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打造差異化產品與服務,完善大客戶服務體系,增強客戶粘性,提升自身綜合競爭能力。
而在行業由龍頭競爭向寡頭競爭轉變的關鍵年,頭部企業保護自身資源、搶占份額等競爭更加激烈,不久前京東平臺宣布停用申通快遞發貨一事,也已經體現了這一點。隨著阿里系資金持續加倉“三通一達”,以及頭部企業不斷加強募資投入研發,行業寡頭競爭格局將進一步加速形成。


2025-2031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國內快遞業重點企業分析,快遞行業的投資分析,2025-2031年快遞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