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出臺《關于保市場主體的若干政策措施》,以營造“三個環境”為目標,切實為企業補血、減負,激發市場活力。
營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準入環境。在壓縮時限、壓減環節方面,2020年底前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天之內,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對關聯證照較多、辦事手續繁瑣的領域,實現“一窗申請、一表填報、一站完成”。在放寬條件方面,一是放寬經營場所限制,出臺市場主體住所登記負面清單,支持發展“小店經濟”,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二是放寬名稱、經營范圍限制,允許使用反映新型行業特征的用語作為企業名稱行業表述;三是放寬所有制限制,堅持不同所有制市場主體平等準入。在優化服務方面,打造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升級版,實現企業開辦手續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領取”,全面推廣無人工干預智能登記,探索企業開辦“套餐”“點餐”和“快餐”定制服務。
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在采取包容審慎監管方面,對不涉及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輕微違法行為,加大行政指導力度,原則上不立案、不罰款;對生產、經營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的企業,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經企業申請,簡化流程,材料齊全的,1個工作日內移出,需經營場所核查的,3個工作日內移出;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聯的企業,可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在改善消費環境、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方面,大力培育發展放心消費示范單位、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放心工廠,建設放心消費示范街區(商圈)和行業;從嚴查處不按規定執行價格收費優惠政策、加重市場主體負擔的違法違規行為。
營造更加寬松開放的發展環境。推出了“點穴式”的精準幫扶,企業缺什么就幫什么。在融資方面,充分發揮動產抵押、股權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用,積極與銀行、擔保、評估等金融機構溝通協調,鼓勵企業開展多種形式融資活動。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依托e窗通系統和“吉企銀通”平臺,實現企業需求與銀行機構、金融產品精準匹配,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在降費減負方面,繼續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檢驗檢測費用,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8月31日。在助力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方面,充分發揮“個轉企”智能引導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平臺、“小個專”黨建引領平臺“三大平臺”的支撐、撬動作用。
據悉,今年1月至7月,吉林省新登記企業5.74萬戶,同比增長26.07%,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