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浙江省網商協會主辦的“直播電商行業治理論壇”在杭州舉行。電商及直播平臺代表以及20余家網紅經濟運作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共商行業治理。論壇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論壇的形式舉行,并發布了我國首個直播電商行業團體標準《直播電子商務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
直播電商正成為網絡經濟發展的新風向。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年預計可達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浙江作為互聯網經濟的發祥地,已經成為直播電商的主要集聚地,推動行業治理和合規成為行業共識。
《規范》主要從平臺、主播、商家、消費四個維度提出了規范標準,旨在通過加強行業治理體系和制度規范建設,把行業的規范管理與促進發展有機融合起來,逐步形成政府管理、行業自律、商家自治、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
《規范》從推動直播電商生態圈和產業鏈健康發展的高度出發,針對直播電商的不同參與角色,分別確立了從主體資格、亮證亮照、商家和主播入駐審核、規則建立到直播監控、違規處置、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全流程的規范體系。
《規范》建議,直播平臺應當建立健全與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相匹配的資質規范、商品或者服務推廣內容規范與審查監控制度,加強對入駐直播的身份審核,完善消費者權益保障與規范等制度,加強推廣內容生態治理。
對于入駐平臺的商家,《規范》建議,應當依法履行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義務與責任,亮證亮標經營,遵守法律規范和平臺入駐規則、保障直播商品質量、規范宣傳行為,依法履行消費者權益保障義務。
對于主播,《規范》建議,應當遵守法律規范以及平臺要求的入駐規則,合理設置直播場景,依法規范自身的直播行為。
對于網紅經濟運作機構,《規范》建議,應當與平臺積極合作,按照合作協議與平臺規則,對簽約主播的內容發布情況進行規范建設、內容審核以及違規行為處置。
此外,《規范》倡議行業各經營主體加強協同協作,不斷提升基礎能力建設、對標治理水平,聯合懲治嚴重違法違規商家和主播,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論壇活動中,阿里巴巴、淘寶直播、謙尋、貝貝、抖音、快手的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圍繞平臺治理實踐、履行社會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主題作了交流分享。
據悉,上述規范標準預計于7月正式發布。


2025-203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環境洞察&SWOT分析,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直播電商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