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地質勘察指的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推動地質勘查行業加大勘探力度,以保障資源供應,我國地質勘察行業的投資規模保持著一定的增長趨勢。2024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投資規模為1121.01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察投資規模為867.93億元,非油氣地質勘察的投資規模為253.28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投資規模為1159.46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察投資規模約為902.16億元,非油氣地質勘察投資規模約為257.30億元。隨著國家對能源安全和資源保障的重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地質勘察作為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環節,其投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上市企業:中礦資源(002738.SZ)
相關企業:中色地科礦產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局級地方性地勘單位有云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局、江西省有色地質勘查局、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等;大型礦業公司下屬勘查企業有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鋼集團天津地質研究院(萬順(天津)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礦山工程分公司
關鍵詞:地質勘察市場規模、地質勘察市場競爭格局、地質勘察產業鏈、地質勘察行業發展趨勢
一、地質勘察行業定義及分類
地質勘察是地質勘察工作的簡稱,指的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地質勘察按內容可分為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廣義環境地質三個方面;地質勘察工作按其性質不同可分為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兩大類;按工作按階段可劃分區域地質調查、普查階段、詳查階段、勘探階段、礦業開發勘探階段五個階段。
二、地質勘察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推動地質勘查行業加大勘探力度,以保障資源供應,我國地質勘察行業的投資規模保持著一定的增長趨勢。2024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投資規模為1121.01億元,增速1.45%。其中,油氣地質勘察占據了主導地位,投資規模為867.93億元,投資比例高達77.41%,體現了國家對能源安全的重視,也表明了油氣行業在地質勘察領域中的核心地位;非油氣地質勘察的投資規模為253.28億元,投資比例為22.59%。預計2025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投資規模為1159.46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察投資規模約為902.16億元,非油氣地質勘察投資規模約為257.30億元。隨著國家對能源安全和資源保障的重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地質勘察作為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環節,其投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2024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實現總收入約為4125.21億元,其中,地質勘查收入約為702.14億元,工程勘察與施工收入約為1975.80億元,礦產開發收入約為131.98億元,礦業權轉讓收入約為11.66億元,財政撥款收入約為349.15億元,其他收入約954.48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地質勘察行業實現總收入約為4366.521億元,其中,地質勘查收入約為747.11億元,工程勘察與施工收入約為2098.11億元,礦產開發收入約為141.91億元,礦業權轉讓收入約為12.23億元,財政撥款收入約為372.46億元,其他收入約994.7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地質勘察行業收入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地質勘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三、地質勘察行業產業鏈
1、地質勘察行業產業鏈結構
地質勘察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鉆機裝備、巖土工程勘察設備、儀器儀表、導航與位置服務等;行業中游為地質勘察服務,主要企業包括四川黃金、中礦資源、銅陵有色、中國電建等;行業下游為地質勘察服務場景,包括區域地質、海洋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
2、地質勘察行業產業鏈上游-儀器儀表
地質勘探是礦產資源勘探的基礎,而地質勘探儀器儀表的應用則可以提高勘探效率和更加準確地了解地質環境,評估地質風險,為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儀器儀表大行業包含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電工儀器儀表、實驗分析儀器、光學儀器、供應用儀器儀表、電子測量儀器等19個細分行業。2024年儀器儀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03.8億元,利潤總額1105.8億元。
3、地質勘察行業產業鏈下游-采礦業
地質勘察和資源評價是采礦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對礦產資源的調查和評價,可以為礦山的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確保采礦活動的安全高效進行。采礦業指對固體(如煤和礦物)、液體(如原油)或氣體(如天然氣)等自然產生的礦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礦井的運行,以及一般在礦址或礦址附近從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輔助性工作。目前,采礦業主要分為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以及其他采礦業。
近年來,我國采礦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整體呈波動態勢,這是由于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各國紛紛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導致傳統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需求逐漸減少,進而影響了采礦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采礦業營業收入59096.3億元,利潤總額11271.9億元。
四、地質勘察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地質勘察興起于20世紀初期,1912年后中國地質管理部門、中央、地方和專業性地質機構相繼成立,20世紀中后期,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成立,中國地質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并邁入世界地質大國行列,21世紀至今,隨著中國地質勘察產業的發展壯大,傳統地質勘察服務市場趨于飽和,在人工智能、低碳環保技術的加持下,新型地質勘察設備研發提速。
五、地質勘察行業競爭格局
1、地質勘察行業主體類型及企業
目前,我國地質勘察企業主體主要分為專業勘查技術服務公司、局級地方性地勘單位以及大型礦業公司下屬勘察企業,其中,專業勘查技術服務公司主要有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地科礦產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局級地方性地勘單位有云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局、江西省有色地質勘查局、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等;大型礦業公司下屬勘查企業有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鋼集團天津地質研究院(萬順(天津)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礦山工程分公司等。
2、中國地質找礦優秀工作單位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2023/2024年地質找礦優秀工作單位共有49家,其中,地質找礦類單位18家,基礎地質類單位15家,水工環地質類單位16家。
六、地質勘察行業發展趨勢
地質勘察行業作為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工程建設的基礎性產業,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地質勘查行業將更加注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隨著國家對礦山開發的環境影響評估(EIA)趨嚴,推動綠色勘查技術發展。在市場競爭加劇和行業發展成熟的背景下,優質地質勘查服務企業憑借技術、品牌、資金等優勢,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地質勘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地質勘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地質勘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4年中國地質勘察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地質勘察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地質勘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