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非常講究現場感的娛樂方式——“蹦迪”和“音樂節”正在抗疫非常時期走上“云端”。
因為嚴控疫情需要,全國各地防止人群聚集,所有線下娛樂活動基本都已關閉,于是,“云蹦迪”和“云音樂節”被迫大面積向線上轉移。沒想到,它們就這樣坐上了“宅家經濟”風口上。
并不新鮮的“云蹦迪”成了時髦消遣
要理解“云蹦迪”首先就得說說蹦迪。“蹦迪”這個娛樂概念來自歐美,一開始,時髦的青年們只是把Raving開玩笑地稱之為“蹦迪”,慢慢的人們也就習慣了這個說法。
“云蹦迪”,說白了就是看著直播“蹦迪”。直播的受眾往往會是購票者的上百倍,具體數量也與活動本身的影響力和陣容的影響力有關。至少在2017年,酒吧夜店行業已經出現小范圍的“云蹦迪”,只是未成氣候。
但是“云蹦迪”在中國的走俏,卻與2020年的這場疫情有關。各種酒吧夜店在關門的情況下如何求生?一些經營者們想到了線上玩法。于是近段時間,每晚8點至凌晨2點期間,各地一些Livehouse、夜店、酒吧都開起了直播。鏡頭下,燈光炫目、樂聲嘈雜,DJ現場打碟,將手機前的觀眾一秒帶回熱鬧的現場。越來越多宅家青年加入其中,再體驗樂趣的同時,也找到一種情緒出口。
“云蹦迪”直播畫面通常為DJ打碟和MC帶動氣氛,觀看者則在家喝酒蹦迪。上海TAXX酒吧是最早在抖音直播“云蹦迪”的酒吧之一,2月8日,其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7.1萬人,4個小時持續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打賞總收入超過70萬元。更多酒吧夜店也陸續上線“云蹦迪”。據酒吧SOS方面透露,作為抖音相關榜單第一名的常駐嘉賓,SOS每次直播人流量近15萬人,直播至今收入抖音音浪近2000萬,折合人民幣約200萬元,粉絲增長量也在10萬人左右。
“云上音樂節”嘗試給藝人更大自由
線上云狂歡不僅出現在酒吧夜店,文藝青年們普遍心水的各大音樂節,也在云上進行著試水。
草莓音樂節是一個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品牌,但是2020草莓音樂節的節奏卻因為疫情打亂。疫情重點地區武漢,原本將成為3月開始的2020草莓音樂節首站,如今來看,顯然無法如期進行了。報批、選場地、定藝人,一切都已準備就緒,怎么辦?
“從業務上來說,第一季度好幾場音樂節、大型演唱會都不能做了,很多活動成本已經預支了。”唱片公司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估計,今年上半年的線下大型活動可能都難以恢復,因為涉及到重新報批、選場地以及對接藝人,“現在的做法是盡量不取消,爭取改期到疫情結束后。”在收入受到較大影響的同時探索新的收入方式,也為了“做點擅長的事情,陪年輕人們渡過難關”,摩登天空僅用4天時間緊急制作出“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簡稱“宅草莓”)第一季。
2月4日,B站上線“宅草莓”,以音樂人自制視頻和過往草莓音樂節演出現場視頻為主體,以公益的形式播出,每天播放6小時。新褲子、達聞西、海皮威爾、盤尼西林、和平飯店等70余組音樂人參與,或在家中隨意彈唱,或在鏡頭前教做家常菜,都是樂迷平常看不到的“宅家”一面。5天直播峰值達到49萬人/次。而在此前,摩登天空在B站的粉絲數不到1000人,第一季播出后粉絲數猛增至10萬人,5天累計觀看量近200萬人/次。“云音樂節”自此開始出圈。
與線下的草莓音樂節一樣,每天的“宅草莓”也會有一張節目單,詳細介紹當晚的節目,樂迷可以循著節目單按圖索驥。不過比起傳統音樂節,“宅草莓”似乎更為肆意,給了一人宅家藝人更大自由,他們宅家方式花樣百出,有人秀廚藝、有人不唱歌卻玩起了足球游戲,毫無預兆的宅家方式也給觀眾留足了期待。直播間下的評論區,各地網友不忘刷禮物,還爭相報出坐標,想象著買了“門票”出現在現場。
線上線下各有優勢,云端娛樂前景如何?
在這波因特殊背景催生的“云經濟”中,有的是企業自救,有的屬于無心插柳。等到因無聊而起的熱度散去,這些“云經濟”會否只是曇花一現?
如今,“宅草莓”來到第二季,摩登天空顯得更加游刃有余。“雖然依舊是宅家分享的模式,但我們會讓藝人拿出更多精力創作,在音樂節的素材上也做了更多聲音上的調整與視覺包裝,比第一季有了質的提升。”沈玥認為,就音樂節而論,線上線下各有優勢,“線下有更多的物理接觸,人和人之間、樂迷與音樂人的接觸、音浪的沖擊等;線上生活會帶來更多的空間感,線下由于場地、報批等因素,最多幾萬人,線上可以聚集幾十萬、幾百萬觀眾,它一定會帶來新的改變。”
而就在不少網民驚訝于酒吧TAXX在直播當夜獲得70萬元打賞收入、有酒吧直播收入200萬元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線下還有酒水等收入,實際營收遠高于線上蹦迪,“直播打賞金額可能連平日營收的1/3都不到。”因此,除了獲得打賞收入外,聚集潛在的線下客戶群體是直播的一個主要目的,“線上并不單純是線下活動的代償,反而拓展了很多可能性,任何一個大的變故,都會帶來行業的整合、沖擊,會把產能翻新、模式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