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A股投資者入市意愿并未受到影響,非常強烈。昨日(2月12),正式發售的永贏科技驅動混合基金(008919),僅4個小時便已達到80億元的募資上限,觸發比例配售。
今日(2月13日),永贏基金公告,永贏科技驅動2月12日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82.118683%,意味著有效認購總金額高達97億元。
當前仍處于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絕大部分線下銷售網點并未營業,近100億元的認購,幾乎全部來自線上認購。其中,交通銀行(5.240, 0.00, 0.00%)擔任了此次銷售的主力軍。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后的8個交易日,中國基金發行市場可謂火爆。
2月7日,東方紅恒陽五年定開混合基金啟動發售,僅一日便被搶購一空,認購資金超90億元,提前結束募集;
2月10日,招商科技創新混合啟動發售,也一日售罄,募集金額超75億元,認購比例僅為12.74%;
據調查數據顯示,自春節第一個交易日(2月3日)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新規模已經突破200億元,短期內或將成為增量資金,馳援A股。
570億爆款基金,火速入市
可見,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基金的發售依然火爆,投資者對二級市場的預期依然樂觀。
每一款爆款基金的背后,都離不開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剛被100億資金追捧的永贏科技驅動,亦是如此。
據其公告顯示,永贏科技驅動的基金經理為:李永興,是一位擁有13年從業經驗的“老將”,據Wind數據顯示,其擔任基金經理期間的累計回報為177.38%,同期滬深300指數(3959.919, 0.00,0.00%)(3959.9188, 0.00, 0.00%)的回報率為54%。
以其操盤的永贏惠添利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為例,自2018年5月成立至今,該基金總回報率為71.6%,而同期的滬深300指數漲幅僅7%,且該基金的穩定性較高。
除了過往業績優異、明星基金經理加持以外,春節后A股的強韌走勢,也讓投資者們對后市抱有樂觀預期。有機構人士指出,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遭遇大幅調整,提供了一次非常好配置的機會。
其中,最受益的莫過于2020年1月份新成立的多只爆款基金:萬家科技創新混合、廣發科技先鋒混合、交銀內核驅動混合、鵬華科技創新混合……發行總規模高達571億元。
數據顯示,春節前,其中部分基金凈值波動并不大,但在春節后開市一周,凈值卻出現明顯上漲。例如,萬家科技創新(008633)自成立日至春節前夕,凈值漲幅為1.94%,而春節后開市至2月11日,凈值迅速飆升至1.0749,漲幅達7.49%。
另外,2019年冠軍基金經理—劉格菘操盤的廣發科技先鋒(008903)于春節后的第一周凈值飆升3.36%,而其在節前的凈值為1,并未建倉。
意味著,2020年1月份成立的570億基金,趁著2月3日A股大跌,火速建倉、加倉被錯殺的科技股。
做多A股,更多爆款基金正在路上
公募基金,注定是20020年A股增量資金的“主力軍”之一。
除上述基金外,在未來10天左右,還有10余只主動權益基金正在蓄勢待發,其中多只都擁有績優基金經理和強勁渠道的雙重加持,爆款基金早已預定。
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于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該基金將在2月18日正式發售,認購期限為4天,擬募資上限60億元,擬任基金經理趙楓將自購3000萬并鎖定4年。
趙楓,是一位擁有24年從業經驗的“元老級”基金經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早在2005年,其便參與了交銀施羅德基金的籌備,并擔任交銀旗下第一只股票型基金(交銀精選)的基金經理,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期間,其任職總回報率高達392%,該基金的最大規模一度超過250億元。
2019年11月,趙楓低調加盟了“基金大佬”陳光明掌舵的睿遠基金,即將發售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將是其在睿遠基金的“處女秀”,屆時認購場面大概率將會非常火爆。
另外,2月24日發行的博道嘉元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張迎軍,也是一位擁有20余年從業經驗的基金業“老將”。
他管理過的產品具有明顯的絕對收益特質,注重控制回撤,其代表產品為:交銀優勢行業。在2009年1月-2015年7月期間,任職回報近130%,年化回報率約13.5%,這給交銀優勢行業在2019年7月摘得十年冠軍基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還有多只由績優基金經理掌舵、頭部銀行力推的主動權益基金即將發行。例如,陳鵬揚操盤的博時成長優選、蔡向陽執掌的華夏翔陽……
上述基金成立后,亦將成為A股做多“主力軍”的重要補充力量。
百億私募大佬:A股中級行情有望起航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遭遇3000股跌停的大幅調整,但此后的7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走出了7連陽的強勢反彈,創業板指更是收復失地且創下新高。
百億級私募重陽投資更是直言,A股可能處于新一輪中級行情的起點。根據歷史經驗,此次最優買入時機,很可能不超過2周。
另外,星石投資董事長江暉稱,節后市場情緒的一次性宣泄,基本調整到位,且具體投資方向指向成長股。一方面由于政策將會加大力度寬松,這將利好成長股;另外一方面成長股中的5G、新能源產業鏈以及醫藥生物受影響都不大。
春節之前,場內機構的倉位已經較高,但節后A股市場反彈過程中持續放量,這表明大量場外資金加速入市。
滬深股通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在節后首周大幅凈買入300億元,是本輪“抄底”的最顯性力量。
重陽投資調研顯示,以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為代表的境內長線資金在節后一周大幅加大了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眾多公募基金管理人也以自有資金大量申購偏股型基金。
重陽投資認為,價值維度方面來看,A股是大類資產配置的首選。對于長線配置資金而言,利用市場的恐懼(疫情黑天鵝)進行逆向加倉是更好的選擇。
具體到投資方向,多家百億私募均表示,將關注科技成長領域的優質標的。重陽投資認為,優質成長股可能在新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