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是我國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惠民的好政策。特別是對買房子剛需的人來說,住房公積金可以減緩一定的個人壓力。
年初,一場始于湖北、逐漸蔓延到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僅阻擋了大家正常上學上班的腳步,更直接瞄準了廣大中小企業主,大家不是想著怎樣賺更多錢,而僅僅是如何活下去?
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哭窮”引起了監管部門注意,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全國各地輪番出臺政策措施,專家學者們也紛紛建言獻策。
近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建議,為了解決疫情防控所導致的工人極度短缺、產業供應鏈殘缺不全、企業物流運輸幾乎停頓等問題,除了現在各級政府所采用的稅收政策以外,還有一方面也需要進行改革,那就是 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
黃奇帆認為,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關于公積金改革的問題,已經討論至少十年之久,“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今疫情當前能否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對企業真的有所幫助?是否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大家對于取消公積金又都是怎樣的態度呢?
取消公積金,可以為小微企業解困嗎?
一定程度上或許可以紓解。因為就企業而言,取消住房公積金能減少企業的一部分的人力成本,讓企業支出“肉眼可見”的減少。
為什么是12%呢?
這是因為,自2019年7月1日,事業單位和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為12%;企業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比例上限為12%,下限為5%。新開戶企業單位繳存比例可在5%-12%區間內確定,已開戶企業單位仍按原繳存比例執行,同一單位必須執行同一繳存比例。
在疫情特殊時期,為減輕中小企業負擔,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著手在住房公積金上投入相應減負措施。
2月9日,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臺通知,對因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予以政策傾斜。文件顯示, 對因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發生困難的相關企業,可依法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在規定標準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待經濟效益發生好轉后,恢復正常繳存。
同時,山東、深圳、貴州、重慶、江蘇等多地也陸續推出緩繳住房公積金的措施文件。
如果取消公積金,會損害誰的利益?
毫無疑問,企業職工的個人利益會減少。因為員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以及單位為其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戶存儲,歸員工個人所有。
比方說,你所在的工作單位為你承擔了住房公積金繳納,如果你每月從工資當中承擔1000元的住房公積金,那么企業相同的也會為你承擔1000元公積金,實際上這2000塊錢的余額全部進入到你的個人賬戶,完全屬于你個人所有。
雖然公積金并未變成直接的貨幣支付給員工,那公積金賬戶里的這些錢能做什么用呢?
首先,如果職工有了買房需求,可以得到公積金的支持,減輕購房時的付款壓力。
其次,在職工退休時,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公積金返還。相當于銀行的定期存款,只是這個存款期限較久,但是對于企業職工來說,最終是得益的。
畢竟,住房公積金設立的目的就是給職工帶來住房保障,如果取消了,那普通職工唯一的住房保障也跟著消失了。
業內人士評:有話要說VS沒有必要
對于是否應該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很多網友都有話要說:
A:“該不該取消分站在誰的立場上考慮,這個估計爭議很大,但至少有一點是真的:現在的經濟形勢確實比較嚴峻,企業生存壓力不小,否則也不會有這樣的建議了”
B:“為企業降低的是成本,為職工降低的是福利。就怕取消了之后把原本應該發給我的也不給我了!”
C:“為什么要取消公積金?就目前來看住房公積金是實實在在職工能受益的,養老金每月扣那么多,都不清楚將來會是什么情況……”
那市場相關人士的反應是怎樣呢?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支持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他認為, 90年代甚至十幾年前,住房公積金對購房員工很重要,因為房價低,有實質性支持,現在這點錢對買房已是杯水車薪;然而對企業,則大幅提高了成本,卻有沒把員工收入發到明處;對社會,幾萬億閑置資金趴在那里……現在疫情短期沖擊這么打,應盡快取消住房公積金!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真正的癥結不在住房公積金。原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表示沒有必要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
孫建波表示:公積金,一般來說是企業和員工都接受的稅負較低的收入形式,最終是進了員工的口袋的。特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公積金,是可以看作免稅的個人收入的。對于企業來說,這不是負擔,是內含在與員工的工資談判中的。對于大多數進城的農民工來說,公積金貸款仍然是很好的低息購房貸款,取消的話不利于其購房。
另一方面,公積金從來都不是真正的負擔,企業真正的負擔,是社保。
很多企業復工難,甚至處于停工狀態,但社保卻一分錢少不了。因此,應建議各地社保部門,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直接免除上半年社保的繳納。要知道,面對不可抗力,是企業承擔了員工停業期間的成本,而這本該由類似“失業保障”之類的基金該承擔。如果社保只是可以緩交,對企業來說,負擔一點也不會減輕,只是增加了破產道路上的社保負債而已。
孰公積金是?孰社保非?
此前,公積金到底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的問題還未得到解決。如今,關于是否取消企業公積金的討論又甚囂塵上……回歸現實,解決當下中小企業經濟困境也已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