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觀念不同了。在消費貸快速增長的同時,風險也在累積
2019年即將步入尾聲,在很多人忙于歲末年初的雜務之時,在上海工作的常無忌(化名)剛剛請好年假:他準備奔赴日本,度過長達10天的“圣誕旅行”。
作為最老“90后”中的一員,常無忌的消費能力已經超出了以“80后”為代表的“月光族”,平均月入工資在1.6萬元的他在雙十一和雙十二(總共)創下了5萬多元的成交量,也就是說,這兩個月以來,常無忌入不敷出。
但他似乎并不想因為金錢問題而與日本圣誕季各大商場的折扣和限定款“擦肩而過”。“我還有年終獎。”常無忌一邊盤算著,一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次旅行我等很久了,我專門在雙十一訂的往返日本的頭等艙,價格不算貴,要的就是享受。”他這次的行程主要是東京和箱根,十天的酒店均為超豪華五星酒店,他還提前預訂了位于東京六本木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先別忙著羨慕,下面進入提問環節——已知常無忌并不是“富二代”,除了正式工作外并無別的經濟來源,請問:常無忌出去旅行的錢從何而來?
答案是信用卡,以及諸多銀行以外機構的“消費貸”平臺借款。
又到年關,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除了忙著用掉“年假票”、風光出行的常無忌,也是為生活奔波、不知歸處的年輕人。
同是白領一族的易甜甜(化名)在近些天經歷著自出生以來最大的人生危機。身在南京的她已經無法繼續維持日常開銷——她這兩年不斷騰挪信用卡、花唄以及參與民間借貸的金額已高達30萬元,目前負債累累。除了找親戚好友借錢來填補她制造的無底洞,她還預支了三個月的薪水……眼看難以為繼,她想到了辭職回家,向父母求助。
今年年初財達證券的統計顯示,中國消費貸存量巨大,風險在逐漸累積。年初短期消費貸存量已達8.4萬億元,信用卡應償總額已經達到了6.6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個人消費貸款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2.7089萬元,同比增長19.54%。
大消費時代到來,觀念不同了。消費貸快速增長的同時,風險也在累積。
“80后”的本事限于“月光”,“90后”們則勇于暴“負”。推動短期消費貸的年輕人生活到底有多好?
“綁在負債”上的人生
作為“消費貸”最早一批會員,易甜甜已是諸多平臺的超級用戶。她的分期比一般人想象中的還要多,在她密密麻麻的信用卡電子賬單和平臺消費提醒中,有不少大額消費的記錄。
曾經的易甜甜并不是一個揮霍無度的年輕人,她也有自己的積蓄。一次旅行卻成為了她人生消費習慣的轉折點。
據易甜甜回憶,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拿到年終獎的她去韓國自由行。按照計劃,她先是購買了某國際大牌的手提包一只,此外,還拿下了不少化妝品以及護膚品。享受到消費帶來的快樂以及韓國導購優質服務的同時,易甜甜并沒有停止“買買買”的行為;與之相反,在離開韓國前,她使用了信用卡刷來了又一只大牌包包。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前前后后買了十幾只包,總價值我沒有算過,20萬元不到。”
此外,她還分期買了一部進口車。現在,易甜甜已經到了必須靠賣二手包和親友接濟來維持的境地,平常月薪并不算低的她,還在網上接了替人翻譯的兼職。
“就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停不下來,我也不知道怎么辦了。” 二手包的折價率非常大,易甜甜十分懊惱自己的“沖動消費”。她表示,有時候著急還錢時,不得不借用社會借款,由此產生了巨額負債。
為了躲避社會借款催討,易甜甜決定提前回老家“避避風頭”,當她告訴父母自己欠款已達30萬元的時候,父母表示無力承擔,只能賣房還債。賣房仍然需要周期,她的“雪球”在這期間會“滾”到多大,沒人知道。
同是“消費貸使用者”,相比易甜甜的情況,常無忌的資產負債表并沒有太糟糕。
他表示,在消費之后一定會制定一個預期表,“一定要打好算盤再行動。如何還、多久還,以及其他平臺的借款余量有多少,計算好之后,再進行新一輪的消費。”身為理科生的常無忌充分顯示出了自己理性的一面。
常無忌說,自己的欠款一般長期保持在2萬元左右,比較可控,不過也有不少是長期分期下來的“舊賬”。
但是,據他統計,此次出行日本以及消費的費用預算共8萬元。同是旅行消費,不知道常無忌在這次旅行之后是否也會和易甜甜一樣背負起“雪球”。
遠走他國卻走不出消費貸
如果說上面兩個案例代表了目前80、90后的部分高消費白領,那么趙曉鴿(化名)則代表不少00后的消費觀。千禧年出生的她已經在韓國生活有兩年半的時間。
與前面兩者相比,趙曉鴿的學生身份較為特殊,沒有收入能力的她在財務方面全部依靠父母的支持。但是每到月底還款的時候,她會額外找父母要一筆錢來還花唄和信用卡。
“在韓國,花唄的使用率還是挺高的。對于我來說,還款手續比較復雜,要靠父母往國內的銀行卡里打錢才能還清。”她表示。
目前,趙曉鴿的花唄額度有15000元,比肩不少白領的額度,且每個月使用的額度大概在10000元。她卻不以為然,表示不少在韓的中國留學生也在使用花唄進行消費。
“我們平常去一些韓國的網紅店、便利店都可以使用支付寶,有時候還會有小額折扣,何樂而不為?”
這兩年來,趙曉鴿的消費水平持續上升,這與她不斷購入韓國買手店衣服、鞋子等消費品有關。她驕傲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還在某社交網站開設了主頁,大秀韓國生活和她的“購物戰利品”,每天她都會上傳自己當天的服裝穿搭,也收獲了不少關注和點贊,但并沒有將粉絲資源成功“變現”。
當然,消費貸似乎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記者也采訪多位“60后”、“70后”,平均每3人之中有1位持續使用信用卡、花唄等進行日常消費。“我是為了兌換獎品,我都按時還而且積分能換東西,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換了多張超市卡。還有一些信用卡有特別屬性,比如說去某些餐廳就餐可以打折,或買機票有折扣等。”一位使用信用卡多年的卡友介紹道。
另外,還有一位60后表示,自己每個月都會使用花唄,“有時候網購的一些東西,不值得先掏錢來,借用平臺付款之后,不滿意退款還不用墊付,十分方便。”她稱。
但是,60、70后的消費觀仍與年輕人有所不同,并沒有超前消費的概念。舉個例子,上述60后的花唄額度被她修改至1000元。
消費貸的蓬勃發展,彌補了城鄉之間、發達與偏遠地區之間的金融服務差距,是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表現。中國人民銀行在10月末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報告指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鄉差距較小。
然而,部分沉迷于消費主義的年輕人可能還沒有悟到“借來的遲早要還”。這群年輕的“負”翁是否能承受得住未來還款的壓力,一切還有待考證。業內人士認為,在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記錄未完全納入征信系統的情況下,多頭借貸等風險也應警惕。下一步需持續完善征信體系,打通信息鴻溝,多方保障安全。
2018年,中國“90后”短期消費貸款超過3萬億,約占2018年短期貸款總規模三分之一。“90后”消費群體基數大、接受多元能力強、成長環境經濟負擔少、消費習慣獨特,已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消費能力日漸提升成為消費金融的主要群體。
消費金融的定義:
1、廣義上指的是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嚴格意義上來說,信用卡也屬于消費金融的一部分,授信主體為各個銀行的信用卡中心,服務提供方為銀行金融機構
2、狹義上指經中國銀監會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服務范圍包括個人耐用品消費貸款和一般用途的個人消費貸款,不涉及房地產和汽車貸款。
中國消費金融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中國短期消費貸款規模(該數據不包括房貸)不斷上漲,以2017年短期消費貸款的增長率最高,高達38.3%。2018年,中國短期消費貸款的增幅有所下降。中國“90后”消費群體的成長,消費觀念的轉變,促使未來消費比例增長。
2015-2018年中國短期消費貸款規模及增長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90后”成為短期消費貸款的主要群體
2018年,中國“90后”短期消費貸款超過3萬億,約占2018年短期貸款總規模三分之一。“90后”消費群體基數大、接受多元能力強、成長環境經濟負擔少、消費習慣獨特,已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消費能力日漸提升成為消費金融的主要群體。
螞蟻花唄“90后”用戶所占比例略大于京東白條
數據顯示,2018年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20-29歲的用戶即“90后”用戶所占比例分別為24.0%和21.0%。
2018螞蟻花唄年齡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京東白條年齡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超五成“90后”月均消費金融額度在5000元以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90后”消費金融月均可用額度分配較為均勻。其中額度在3001元-5000元用戶占比達24.8%。超五成“90后用戶”月均可用額度在5000元以上,未來隨著“90后”用戶履約能力逐步提高,個人消費額度有望持續上漲。
2018年中國90后路消費金融用戶月均可用額度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獨特消費觀導致“90后”的消費借貸規模龐大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90后”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以2018年應屆生平均薪資5429元計算,第一批95后一出校門就平攤了人均10萬元的債務。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導致“90后”消費借貸規模龐大的原因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小眾消費”風尚興起,消費觀念多元化,追求即時享樂。
“90后”消費貸款存在的問題
目前,90后消費貸款中存在“以貸養貸”現象普遍、消費貸騙局不斷以及消費貸市場亂象不斷的情況。
我國“90后”消費金融未來發展趨勢解讀
1、消費金融市場趨于規范和成熟
“90后”新生代現如今已全部成年,他們陸續進入工作崗位,擁有自己的工資收入,加上“90后”消費觀念超前,“90后”消費能力增長勢頭迅猛。“90后”儼然成為新經濟、新消費的驅動力,年輕的消費者將會成為市場爭奪戰的焦點。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家針對消費金融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各類金融機構貸款競爭加劇,優勝劣汰,貸款平臺發展更加透明化和規范化,貸款市場趨于成熟。
2、養成理性消費觀,加強信用意識
“90后”的畫像逐漸清晰,消費趨勢亦擺在面前之時,理性的消費觀與正確的信用意識便成為每個“90后”的必修課。從信用與消費管理的角度來說,則要避免過度消費、珍惜個人的信用記錄、注意個人信息安全等。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未來的消費金融中,“90后”需珍惜個人信用,形成理性的消費觀。
3、消費金融場景多樣化,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90后”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他們熱衷于追求高品質、便捷型產品和服務,消費者的個性特征凸顯。一些諸如衣著與食品等生存型、物質型消費將逐步讓位于休閑娛樂、教育、醫療等發展型、服務型消費場景。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了解“90后”的消費需求是爭奪市場話語權的大趨勢,“90后”消費需求將更加細化升級,消費金融場景應用也更加多樣化。
4、大數據風控能力增強,征信系統更完善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各大中小型貸款機構將會增強大數據的風控能力,將傳統的背景調查結合互聯網大數據能更加全面掌握用戶的消費能力,征信系統更加完善。各大消費金融機構也將會進行產品優化組合,滿足“90后”的消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