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門戶報告日前發布數據:2018年各國赴美留學人數109.5萬人,創歷史新高,但增速僅為0.5%,為近年新低。其中最核心影響因素,源于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增速放緩后續乏力。2018年赴美中國留學生近37萬,占美國國際留學生的33.7%,雖仍在增長,但同比僅增1.7%,為十幾年來最低增速。
中國赴美留學人數,一直占據中國留學人數1/3以上,赴美留學增長乏力,從一個側面預示了出國留學市場即將到達山頂,天花板已近。
梳理近10年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赴美留學增長比例持續下降。已從2009~2010最高峰時的29.92%,下降至今年的1.70%。雖然說有基數大的因素,但持續的增長率顯著下降,已經足以說明增長乏力。即便從絕對增長人數看,最近6年也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2012~2013學年,赴美年凈增長40000余人,此后連續下降,今年凈增長人數僅有6207人,已經不足一萬人,創下歷史新低。
2008/2009-2018/2019年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及增長率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08/2009-2018/2019在美中國留學生年增長人數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赴美留學生主要是兩個群體,一個是本科生,一個是研究生。根據最新的門戶開放報告,占據赴美留學主力位置的本科生在本年度增長僅有0.2%,增長基本停滯。研究生增長雖然是2%,但后勁乏力。根據美國研究生院相關組織去年披露的數字,2017~2018學年申請量增長是0%。最近6年,赴美研究生申請量全面下跌,除2015~2016學年出現一次正增長外,其余年份全部是負增長。顯然,申請量的負增長顯示研究生的增長也后繼乏力。
中國赴美讀研申請量增長率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不僅僅是美國,與美國比較接近的加拿大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加拿大一直是中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國,中國也長期位居加拿大第一生源國,但在2017~2018學年,中國學生增長乏力,被印度超越,已經下降至第二位,增長僅有1.8%,凈增長2000人。
2009-2018年在加中國留學生人數及增長率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赴美留學一直是中國留學市場的主力,常年占據出國留學市場的1/3以上,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留學生市場。如果再加上加拿大這一主要市場,等于超過一半份額的市場均出現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
有分析認為留學生下降與特朗普收緊相關簽證有關。但中國赴美留學生下降這一趨勢至少已6~7年,也就是說,特朗普上臺前就已經出現,所以很難將目前原因歸結為特朗普。
有關特朗普政府簽證政策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披露的數字顯示:第一季度影響人數不足200人。弗吉尼亞大學相關負責人也披露,因為相關簽證拿不到而受影響的人,不足學校錄取人數的1%,幾乎可以忽略。美國目前簽證政策影響的主要對象是:1、博士生、訪問學者;2、公派;3、敏感專業。從這個角度看,對于主力是因私留學,本科與碩士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當前,全球高校對于國際學生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NAFSA指出,美國留學生數量下滑的同時,全球其他地區的留學生數量卻呈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特別是歷史上相對保守的歐洲院校正在加大國際化的擴張步伐。
總體而言,德國目前是在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留學目的地。去年在德國的國際學生數量為28.2萬。83%國際學生認為他們在德國學習后,更容易找到工作。
統計機構Eurostat的數據顯示,德國研究人員數量過去十年翻番,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研究員,數量達到3.7萬人。
英國留學也廣受關注。今年早些時候,英國媒體援引一家留學咨詢公司的最新調查顯示,更多中國學生將目光投向歐洲,其中20%的留學生將英國視為留學首選,而將美國作為首選的比例銳減至17%。
學生們將喜好付諸行動。申請2019年秋季赴英國就讀本科的中國學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1萬,較去年增長23.5%。在2018年,在英國讀研的35萬國際學生中,有1/3來自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