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金主拋棄,高仿“拼多多”淘集集崩盤,負債16億燒錢模式終結!
當圍觀群眾還在吐槽拼多多劣質的時候,一個路子更野、更Low的“低配版拼多多”已經宣布將要破產了。
12月9日凌晨,拼購平臺淘集集發布公告稱:由于資金未能如期到賬,公司本輪并購重組失敗,公司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者破產重組。
此外,為穩定軍心,公司創始人張正平表示還盡管11月工資及j凌晨,拼購平臺淘集集發布公告,社保已經預留,但賬戶被凍結無法打出。
消息一出,不僅淘集集的員工們未來年關難熬,此前被淘集集“一而再,再而三”拖欠貨款的供貨商們也陷入更深的煎熬中。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八個字足以概括這家電商平臺短短一年多的生命周期。
2018年8月,淘集集正式上線,采取“用錢開路”的妙招,砸出讓業界目瞪口呆的擴張記錄——上線兩個月,月活就到達了1100萬,圈下1.3億用戶。雖然方法基本都是復制其他電商已經成功的“拉人、拓客套路”,但淘集集的路子更野。僅僅在APP主頁就有“一元拼團、賺賺、十元五件、免費贈禮物、限時秒殺”等五種用來拉新客的手段,可謂集電商大成。
但猛攻下沉市場的結果是——淘集集的4000萬月活中足足有50%的流量與拼多多重合,逼得拼多多威脅自己的供貨商,必須下架淘集集店鋪。可諷刺的是,這種“二選一”也恰恰是拼多多控訴淘寶打壓自己的借口。
然而,紅包無法提現、僵尸商家、黑客攻擊、不發貨、不退錢、實物不符、質量低劣,高速擴張下,各類惡性問題也層出不斷,連人見人怕的羊毛黨都被泛濫的虛假發貨“坑”得無話可說。
而除了平臺信譽口碑導致的崩盤,更嚴重的后果是資金鏈越來越緊張。
過去一年里,風光無限的淘集集,實際上成功到位的融資只有一輪——2018年10月的A輪融資,金額4200萬美元,投后估值2.42億美元,投資方是老虎基金、數碼天空科技和險峰投資等。
2019年6月,淘集集啟動B輪融資,擬融資2億美元,投后估值8億美元,已經與投資方(國內電商行業巨頭)達成意向協議。但投資資金卻遲遲未到賬,因為投資人要求淘集集有更好的增長曲線。
為了博取資方的進一步青睞,盡快拿到融資,淘集集在2019年6月后加大火力,以每個月兩億的速度,把“滿減、補貼、市場投放”等一切燒錢的手段都用上,沖上了月活7000多萬的高峰。
誰能想,此舉不僅僅沒有換來融資的到位,還將現金流直接拉成負數,甚至傳出遭遇對手狙擊,被資方“放鴿子”的消息,供貨商欠款越來越多,爆發擠兌風潮。
今年10月份,大批供貨商圍堵在淘集集總部樓下,群情激奮高舉著“淘集集還我貨款”的字樣,引來大批安保人員甚至消防車進入維護現場。
而在欠款危機越鬧越大之后,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不得不站出來宣布資金鏈斷裂的噩耗。
“但當時我覺得危機也不大。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供應商集中上門要錢的情況。原來的方式我們還是很安全,但出現了集中的擠兌,現金流就會急速下滑。”張正平在接受36氪采訪時復盤了自己的決策思路。
根據央視財經數據,截止10月份,淘集集負債約有16億,而拖欠供應商貨款則近百億,僅在電商集中的溫州,就積累下5億的供貨商欠款。
眼見B輪融資已經無法完成,情形急轉直下,國慶期間淘集集不得不找到新的資方討論重組事宜,估值也從8億降到5.5億元。
此外,為了安撫供貨商,10月13日晚,淘集集公布了先向商家支付20%債務金額的方式,剩余債務延期至“當淘集集與重組方重組后的目標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或上市時3個月內”兌付剩余款項。
此舉遭到了商家的反對后,淘集集又提出了債轉股的方式,還把商家入駐改為合伙人自營模式。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一位福建武夷山做茶葉生意的淘集集商家告訴記者,自己的店鋪在淘集集這個平臺增長很快,6月份最高增長日均1500單左右,客單價在15塊。目前暫押資金100多萬,希望平臺能夠度過難關,只要平臺在就還有希望。
不能不說,淘集集的努力給供貨商們帶來了一線希望,但今天的破產公告讓這一點希望又回到了原點。
盡力而未盡責——淘集集在微博公告中,如此總結過去一段時間的挽救債務危機的努力。或許,對于在資本寒冬走上燒錢模式的淘集集來說,一開始方向就錯了,越用力只會死得越快。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食品企業電商發展路徑及構建策略,食品行業電商風險控制與投資建議,202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等內容。



